当前版:08版
回首
父亲的箴言

  于萍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他有一句口头禅,逢人就讲“吃亏是福”。
  小时候,我胆小怕事,班里一位女生嫉妒我学习好,成天找我碴儿。有一天,她竟当众将嘴里的山楂片吐我脸上,我不敢跟老师说,放学后直接跑到玉米地里,向正在施肥的父亲诉苦,希望他能帮我去学校出口气。听完我的诉说,父亲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两毛钱,递到我手里说:“拿着,买包山楂片,去学校给你同学吃,记住,吃亏是福。”
  那天,我没有从父亲那里找到安慰,却收获了受用一生的四字箴言。
  20世纪90年代初,父亲被推选为村支书,成天为村里的事跑东跑西。那时村委会办公环境简陋,村民喜欢到村委会说家长里短,坐下来就唠叨个没完没了。碰上饭点,父亲就把村民领到家里吃饭,边吃边聊,有时一直说到深夜,无非就是婆媳矛盾、邻里不和、债务纠纷之类的话题。遇上生活困难的老人到村上寻求帮助,父亲都会拿出自己的钱临时救济一下,安抚老人,以解燃眉之急。母亲说父亲就是个“闲事队长”,成天净干“贴赔枣儿卖米汤”的事。父亲呵呵一笑:“咱全当积德行善,吃亏是福!”
  父亲当村干部十几年,带领群众修公路、打水井、兴修小学……村民自觉遵守乡规民约,村里民风淳朴。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故乡变得美不胜收,美丽乡村活力十足。但父亲却一天天变老了,老得“一贫如洗”,年轻时攒下的积蓄变成了一张张“欠条”,有生病住院的、拉砖盖房的、生意周转的,还有帮人信贷担保的保证书,都默默地记录着难忘的岁月。看着一大堆废纸,我问父亲后不后悔?父亲淡淡地说,他这一辈子为了公家的事尽心尽力,没占过一分钱的便宜,没亏过一个人,没让人戳过脊梁骨,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问心无愧。
  年过花甲的父亲身体还算硬朗,他把老家的院子打理成了一个小花园,迎春花、牡丹花、木槿花等随着时间依次绽放着,丝瓜藤、豆角藤、葫芦藤顺着墙角爬满屋檐,秋后的核桃硕大饱满,挂满枝头,辣椒、茄子整齐有序地排成一行,一畦绿油油的韭菜顶着露珠自由疯长……
  闲暇之余,我喜欢回故乡看看。一踏上熟悉的乡路,让我想起多年前那个秋天的田野和父亲掏出的两毛钱,从那天开始,父亲朴素的话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天道自然,万物有序,土地滋养了万物,也滋润着质朴向善的心。温润的土壤里深藏着坚韧的根,淳朴的乡风体现了做人之本,我要不停地回望故乡,铭记为人的根本,恪守父亲的箴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