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陕西森弗:菊芋花开富万家
  万企兴万村 陕西在行动
  陕西省工商联 陕西农村报 合办
  本报记者 王琦
  9月20日一大早,商洛市商州区大荆镇石涧川村村民赵焕民就扛着锄头下地去了,虽然现在地里的菊芋已经不再需要他精心管护,但多年种地养成的习惯一时还难以改变。
  在道路两旁,随处可见菊芋茁壮成长,一朵朵黄色的小花随风摇曳,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这里之前种的是小麦、玉米,费时费力不说还卖不上价,后来大家就都改种菊芋了。几乎不用管,公司还上门收购,方便得很。”赵焕民说,村里以前也有人种菊芋,但主要是自家做咸菜用,真正当成产业发展还是这几年的事。
  2015年,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号召下,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特色农业+示范园+农户+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模式,免费向农户发放菊芋种子,指导农户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种植,收获后公司上门收购,菊芋在森弗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生产成大健康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实现了企业、村集体、农民的互利共赢。
  今年51岁的石涧川村村民郭彦良,在森弗公司工作已经有7年多了。2014年,郭彦良刚到公司上班时,因为欠缺技能,只能当一名普通的操作工。经过公司系统性培训,他很快掌握了浓缩、提取、制粒等岗位的工作要领,从普通员工升任车间班长,工资也从开始一个月3000多元提高到现在的5000元左右。
  “以前在外地打零工,现在好多了,厂子离家不远,提供免费吃住,休假或者倒班的时候就能回家,农活也不耽误。”说到这里,郭彦良满脸自豪。去年,儿子从技校毕业,在郭彦良的介绍下,也进入森弗公司上班,经过培训后,分配在了大数据车间。在父子俩的共同努力下,如期摘掉了“贫困帽”。
  “从农民到产业工人,在森弗公司,像郭彦良这样的‘两栖’工人还有很多,他们穿上工装领工资,拿起锄头干农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让生活越来越好。”森弗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他们继续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打造村企利益共同体,将更多的农民发展成为产业工人。
  如今,在森弗公司带动下,商州区共有17个镇(街道)234个村将菊芋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全区菊芋种植面积4万余亩,将3万多农户“镶嵌”在产业链上,实现持续稳定增收。今年4月,商州菊芋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