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六喜酒
王健春
入秋后,村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锣鼓声响得更密集了。
这天,驻村第一书记高林正给搬迁户写贺联。张支书走过来大手一挥:“‘书法家’歇一歇,我们去个地方。”
“到饭点了,去哪儿?”高林写得正欢,头也不抬地问。
“村头一组的陈刚上周搬家,部队的儿子回来探亲,请我们过去坐坐。”
高林寻思张支书怎么了,难道忘了规定?无论谁搬家,村上只送贺联,不吃请,更不许摆宴。
“我和陈刚是战友,没别的意思,一不随礼,二不是乔迁宴,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张支书快言快语,猜透高林心思。
高林还是觉得不妥。张支书开起玩笑:“你姓高,但不能高高在上嘛,要同百姓打成一片哟。”
两人正说笑,驻村干部小徐问牵对联的陈文书:“你是不是农历八月十二的生日?”
“是呀!”陈文书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余人也纳闷,齐刷刷地看向小徐。
“今天就是八月十二!”小徐提高嗓门说道。
“哎呀!今天我过生日,五十整,前两天媳妇还提醒,说我有福,今年生日和中秋节、农民丰收节挨着,我咋就忙忘了?”
小徐说自己填表时无意中发现的。大家立马恭贺寿星生日快乐。陈文书忙递烟感谢:“今天我请客,谁都不许缺席。”
张支书打断他:“谁允许你摆生日宴?都莫啰唆,我答应陈刚了,你们要是不去,我不是丢大脸了?”
“去去去,我这儿正好有一桶谷子酒。”看来不去是不行了,高林把原本准备孝敬老丈人的农家酒从桌子底下提出来。
“烟,我包了!”陈文书生怕空手,抢先说道。
“我昨天正好钓了几条刀鳅鱼,带上。”村委杨主任是钓鱼高手。
“那我只好当车夫了。”小徐刚买了新车。
赶到时,陈刚早在门口迎候了。三层楼房高端大气上档次,白亮亮的墙上宣传新民风的“诚、孝、俭、勤、和”五个大红字格外醒目。
宴席开始,陈文书抢先说话:“今天刚好我过生日,先敬各位!”
大家你一言我一杯,好不畅快。张支书看大家都敬完酒了,总结道:“今天我们是六喜临门:陈刚乔迁、儿子探亲、文书过生日、中秋团圆、农民丰收节举办、国庆来临,六六大顺!这最后一杯酒,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
大家晓得陈刚儿子在北京当兵,个个抢着跟他握手沾喜气,把小伙子羞得满脸通红。张支书更是亲热,说自己当兵时去过北京,可三十年过去了,再也没去过。
“等我们都空闲了,组团到北京旅游,咋样?”小徐提议。对于这个想法,大家都赞同。
“我给你们当导游。”陈刚儿子说。
“好!好!”高林和大家一样,乐得合不拢嘴。
道别时,山村又响起锣鼓声,杨主任说是五组的赵富贵家。张支书侧耳听后,说可能是三组的钱永森家。陈文书说是李老嘎家。几人意见不统一,快要争吵起来了。
“不管是哪家,都是我们村的喜事!”小徐因为开车没喝酒,喜得直按喇叭,说了句总结话。
入秋后,村里的喜事一桩接一桩,锣鼓声响得更密集了。
这天,驻村第一书记高林正给搬迁户写贺联。张支书走过来大手一挥:“‘书法家’歇一歇,我们去个地方。”
“到饭点了,去哪儿?”高林写得正欢,头也不抬地问。
“村头一组的陈刚上周搬家,部队的儿子回来探亲,请我们过去坐坐。”
高林寻思张支书怎么了,难道忘了规定?无论谁搬家,村上只送贺联,不吃请,更不许摆宴。
“我和陈刚是战友,没别的意思,一不随礼,二不是乔迁宴,你放一百二十个心。”张支书快言快语,猜透高林心思。
高林还是觉得不妥。张支书开起玩笑:“你姓高,但不能高高在上嘛,要同百姓打成一片哟。”
两人正说笑,驻村干部小徐问牵对联的陈文书:“你是不是农历八月十二的生日?”
“是呀!”陈文书完全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余人也纳闷,齐刷刷地看向小徐。
“今天就是八月十二!”小徐提高嗓门说道。
“哎呀!今天我过生日,五十整,前两天媳妇还提醒,说我有福,今年生日和中秋节、农民丰收节挨着,我咋就忙忘了?”
小徐说自己填表时无意中发现的。大家立马恭贺寿星生日快乐。陈文书忙递烟感谢:“今天我请客,谁都不许缺席。”
张支书打断他:“谁允许你摆生日宴?都莫啰唆,我答应陈刚了,你们要是不去,我不是丢大脸了?”
“去去去,我这儿正好有一桶谷子酒。”看来不去是不行了,高林把原本准备孝敬老丈人的农家酒从桌子底下提出来。
“烟,我包了!”陈文书生怕空手,抢先说道。
“我昨天正好钓了几条刀鳅鱼,带上。”村委杨主任是钓鱼高手。
“那我只好当车夫了。”小徐刚买了新车。
赶到时,陈刚早在门口迎候了。三层楼房高端大气上档次,白亮亮的墙上宣传新民风的“诚、孝、俭、勤、和”五个大红字格外醒目。
宴席开始,陈文书抢先说话:“今天刚好我过生日,先敬各位!”
大家你一言我一杯,好不畅快。张支书看大家都敬完酒了,总结道:“今天我们是六喜临门:陈刚乔迁、儿子探亲、文书过生日、中秋团圆、农民丰收节举办、国庆来临,六六大顺!这最后一杯酒,祝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
大家晓得陈刚儿子在北京当兵,个个抢着跟他握手沾喜气,把小伙子羞得满脸通红。张支书更是亲热,说自己当兵时去过北京,可三十年过去了,再也没去过。
“等我们都空闲了,组团到北京旅游,咋样?”小徐提议。对于这个想法,大家都赞同。
“我给你们当导游。”陈刚儿子说。
“好!好!”高林和大家一样,乐得合不拢嘴。
道别时,山村又响起锣鼓声,杨主任说是五组的赵富贵家。张支书侧耳听后,说可能是三组的钱永森家。陈文书说是李老嘎家。几人意见不统一,快要争吵起来了。
“不管是哪家,都是我们村的喜事!”小徐因为开车没喝酒,喜得直按喇叭,说了句总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