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05版
蚕桑“织”长产业链
    汉阴县兴隆佳苑社区王锦彦(右)正在育蚕室忙碌。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一栋栋新楼整齐排列,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处处蚕室拓宽就业门路,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9月16日,记者走进汉阴县平粱镇兴隆佳苑社区,处处呈现和谐景象。全镇20个行政村(社区)的443户1749人在这里开启了美好新生活。
  2017年,平粱镇开始实施易地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建成占地600余亩的兴隆佳苑社区。为了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兴隆佳苑社区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从周围6个村流转1200余亩土地集中种植桑树,兴建蚕室19间,标准化智慧小蚕共育室1间。通过两年的发展,该社区蚕桑产业已初具规模。
  “我们社区组建蚕桑专业合作社,全力推广‘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将搬迁群众镶嵌在蚕桑产业链条上,让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平梁镇副镇长、兴隆佳苑社区党支部书记欧波说。
  记者走进桑园里的育蚕室,搬迁户王锦彦正在给蚕添加桑叶、查看蚕的长势,忙得不亦乐乎。王锦彦原来在外地务工,年收入四五万元。2019年,王锦彦返乡在产业园务工。社区桑园建成后,王锦彦被选派送到安康蚕种厂去培训学习养蚕技术。现在,她已经成为合作社有名的养蚕能手,年收入可达八九万元。目前,兴隆佳苑社区蚕桑产量不断提升,最高达78公斤。
  现在,一大批像王锦彦一样的返乡创业人员加入社区产业园,学习蚕桑养殖技术,同时还带动起周边村一起发展蚕桑产业,产业园规模不断壮大。
  平梁镇党委书记吴路平说:“目前,我们镇发展蚕桑产业园面积5100亩,带动了2300 余户 5800 余人持续增收。下一步,我们将从延长蚕桑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抵御产业风险等方面,做优做强蚕桑产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