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铸数字普惠贷款“金字招牌” 建三秦百姓“三心银行”

本报记者 赖雅芬 通讯员 吴正昌 文/图
8月18日,陕西信合数字普惠贷款已正式上线两周年。两年来,陕西信合累计为185.71万客户提供数字普惠贷款授信1864.03亿元,累计放款超1500亿元。上线至今,陕西信合数字普惠贷款不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在打造三秦百姓“良心银行、放心银行、贴心银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打好组合拳
打造数字普惠贷款“金字招牌”
2019年8月18日,陕西信合数字普惠贷款体系中的第一个拳头品牌“秦e贷”应运而生,其成功上线运营为陕西信合数字普惠贷款业务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陕西信合趁热打铁,先后于2020年7月、10月分别推出个人存款质押自助贷款“秦e贷-e点贷”和智能化个人信用数字贷款“秦e贷-市民e贷”,两款产品的上线丰富了“秦e贷”个人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体系。
在个人数字普惠贷款逐步完善的同时,陕西信合发力小微数字普惠贷款体系建设,于2020年12月推出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秦v贷”。随后,又同步上线个人住房抵押自助贷款“秦e贷-e房贷”、纳税客户专享数字普惠贷款“秦v贷-小v税贷”。至此,陕西信合倾力打造的个人数字普惠贷款“秦e贷”和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秦v贷”两大品牌、双轮驱动的多层次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体系初步建成。
用好新模式
驱动数字普惠金融新发展
两年来,陕西信合以金融科技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以“秦e贷”和“秦V贷”两大品牌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体系为统领,建立了以“数据驱动”和“线上线下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普惠贷款服务体系,形成了数字化的信用评级、授信、审批决策及风控能力,构建了覆盖贷款全生命周期的数字普惠贷款运营模式。
在农村大力推广“秦e贷”,提升授信覆盖面;在城区推广“市民e贷”,补齐短板;重点发展“秦V贷”,全力支持民营小微客户,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有效缓解了县域及农村地区“贷款难、贷款慢、投放难、风控难”等痛点。
绘好新蓝图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在新的起跑线上,陕西信合将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任务清单中“深入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专项职责,建立健全并大力推广数字普惠贷款,全面推进农户贷款普惠化、小微贷款专业化、消费贷款场景化、小额贷款线上化转型。
依托“秦e贷”个人数字普惠贷款,探索实施针对广大农户的无感式全面授信模式,提升农户授信覆盖面和普惠金融服务可得性;依托“秦V贷”小微数字普惠贷款,立足各县(区)资源禀赋特点,研发细分行业和场景、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数字普惠贷款产品;依托数字普惠贷款,进一步拓展行业和场景,构建“互联网金融+现代农业”“互联网金融+电商+物流”等融合业态,以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