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赓续优秀传统 再造旗帜烽火
——礼泉县烽火镇烽火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侧记

    6月22日,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与烽火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吴武刚 车向斌 文/图
  烽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一个与新中国同成长的文明村庄。
  昔日烽火闻名遐迩
  一提到礼泉县烽火镇烽火村,当地人都能随口说出一位传奇人物,那便是烽火村原党支部书记王保京。他说得最多的话“听党话,跟党走”当地人也是牢记于心。
  20世纪50年代,烽火村人多耕地少,村民温饱问题难以解决。1956年,在王保京的带领下,全村开垦出耕地 1208 亩,建造梯田100亩,并兴修水利,使300亩旱地变为水浇地,还加大平整土地力度,学习农作物栽培新技术。耕地面积的增加、粮棉的增产,使村民家家能吃饱饭,逐渐让群众脱离为温饱发愁的困境。随后,该村独辟蹊径办企业,使得农业与村办工业齐头并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有钱了,家家户户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当时关中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一面旗帜。
  王保京还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农民科学家”等称号,先后13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烽火村还先后接待了美国原总统卡特和新西兰等100多个国家的政要,成为陕西较早接待外宾的村落之一。
  为村集体经济谋发展
  烽火村党支部书记、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法人王农业介绍:“村上与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公司负责投资建设烽火村、引入资本和产业项目,创建乡村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村上计划在村民搬入‘烽火村美丽新家园’后将村民老宅基地盘活,由昆仑泰恒公司改造为‘下窑上房’的特色民宿,作为红色景区配套设施参与经营,村民获取租赁费和分红。这不仅解决了土地抛荒问题,还能促进村民增收。我们共同制定的奋斗目标是:确保3年内实现村民人均年收入近10万元。”王农业说。
  村企联手再创辉煌
  “这里有电线杆,施工难度有点大,一定要注意安全。你把挖掘机稍微往前开一点,下挖时要薄一点,避免大油门……”8月12日下午3时40分,天下中雨,烽火村工地现场,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法人吕东在雨中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施工。短袖湿了,短裤湿了,鞋上沾满了泥泞,雨水和汗水顺着吕东的脸颊往下淌……
  “时间紧、任务重,现场管理非常重要。你看,今天现场有5台挖掘机、6台装载机及其他小型机具10余台,满负荷运转,整个项目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吕东对笔者介绍。
  据了解,6月22日,陕西昆仑泰恒智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和烽火村签订“新时代 新烽火”项目,双方就促进烽火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实业与教育并举、培养一批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农村职业经理人、深入挖掘烽火的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品牌性乡村文化产品、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主张、支持基层组织创新创造、倾情参与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沟通和协商。
  吕东说:“签约以来的50天里,我们马不停蹄地全面推进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为实现烽火‘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设计方案、创建项目、引进资金、贡献力量。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烽火谣》大型实景音画演出等‘子项目’有序推进,脚下的这片施工项目我们已经投入了2000多万元。8月10日,省上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我们将积极响应,并竭尽所能把烽火村打造成新时代的农村典范,让当地老百姓既能亲近大自然,畅游青山绿水,又能享受都市般的生活品质。”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