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桃王”种桃 带富村民
本报记者 韩小珍 通讯员 唐志强
“就单说桃子吧,年收入至少有20万元。这么多年来,我觉得种桃这条路是走对了。种桃是我的乐趣,更是我的致富产业。”8月1日,晁松红高兴地说。
晁松红是扶风县召公镇作里村远近闻名的“种桃大户”。10年来,他的种植规模从起初的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40余亩。规模上去了,产量上去了,品质上去了,收入也上去了。
晁松红今年50岁,精明能干,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自2011年开始种植“红不软桃”。第一年果苗栽种时,村民们大多持怀疑态度。到了第二年,树苗长势良好,向晁松红求教种桃经验的人多了。第三年,晁松红的桃树开始挂果,成熟后的桃子果型美观、汁多味甜,赢得了当地市场的认可。晁松红也由此赚到了桃子产业的“第一桶金”。
“桃子娇嫩,挂果周期短,加上热天成熟缺乏冷藏设施和销售渠道单一等因素,好多群众都不去种桃了。”村民晁万虎说。
晁松红告诉记者,当下人们喜欢纯天然、无公害和绿色的有机食品,因此一开始他就定下规矩,不能给果子抹膨大剂、催熟剂等,要让桃子自然成熟;要及时摘掉畸形果、烂果、小果等,让桃子充分接受光照,保证品质。
晁松红的成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桃的积极性。在他的示范带动和当地政府扶持下,村上目前发展桃树产业400余亩。村里的种桃户还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互相学习红桃的种植及作务技术。另外,晁松红还带头成立了果树服务队,农闲时,带领群里的贫困户和种植能手外出修剪嫁接桃树,一天每人能挣200多元。
“目前,村里种植‘红不软桃’经济效益突显,下一步打算借助扶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把桃子放在网络销售,争取推向全国各地。”作里村党支部书记晁海林说。
“就单说桃子吧,年收入至少有20万元。这么多年来,我觉得种桃这条路是走对了。种桃是我的乐趣,更是我的致富产业。”8月1日,晁松红高兴地说。
晁松红是扶风县召公镇作里村远近闻名的“种桃大户”。10年来,他的种植规模从起初的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40余亩。规模上去了,产量上去了,品质上去了,收入也上去了。
晁松红今年50岁,精明能干,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自2011年开始种植“红不软桃”。第一年果苗栽种时,村民们大多持怀疑态度。到了第二年,树苗长势良好,向晁松红求教种桃经验的人多了。第三年,晁松红的桃树开始挂果,成熟后的桃子果型美观、汁多味甜,赢得了当地市场的认可。晁松红也由此赚到了桃子产业的“第一桶金”。
“桃子娇嫩,挂果周期短,加上热天成熟缺乏冷藏设施和销售渠道单一等因素,好多群众都不去种桃了。”村民晁万虎说。
晁松红告诉记者,当下人们喜欢纯天然、无公害和绿色的有机食品,因此一开始他就定下规矩,不能给果子抹膨大剂、催熟剂等,要让桃子自然成熟;要及时摘掉畸形果、烂果、小果等,让桃子充分接受光照,保证品质。
晁松红的成功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桃的积极性。在他的示范带动和当地政府扶持下,村上目前发展桃树产业400余亩。村里的种桃户还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大家在群里互相学习红桃的种植及作务技术。另外,晁松红还带头成立了果树服务队,农闲时,带领群里的贫困户和种植能手外出修剪嫁接桃树,一天每人能挣200多元。
“目前,村里种植‘红不软桃’经济效益突显,下一步打算借助扶风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把桃子放在网络销售,争取推向全国各地。”作里村党支部书记晁海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