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秦岭山中“净水鸟”

  李会芳

  青峰山地处太白县东北高龙乡境内,距县城25公里,属秦岭主峰太白山北部支脉,最高峰海拔2242米。景区依古寺而建,分中峰、北峰、东峰、西峰和南峰5个景点。
  进入山门,沿河畔栈道前行,不时可见两三户人家,依山势而居。房前屋后,高坡种瓜,洼地栽豆,清水河绕着田舍蜿蜒盘旋。一些农舍前檐墙壁上挂着辣椒、大蒜、豆角;院落里的老人正在剥核桃、拣花椒、整理蔬菜;也有老人坐在门前的石头上,美滋滋地吧嗒着旱烟;还有黑狗静卧把守,土鸡在敞开的院落里闲庭信步,不时刨食啄虫。见生人经过,犬吠鸡鸣,山野顿时灵动起来。
  路旁清浅的河水汩汩作响,弹奏着一首美妙的乐曲,悦耳动听。随处可见的水潭,积水澄碧,清澈见底,有鱼儿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到河边洗手,看到一位年轻妈妈正带着小孩在戏水,母子俩笑声朗朗。突然,孩子惊叫起来:“塑料袋!”妈妈眼疾手快,一把捞起来,接着她又捞起一个塑料瓶:“这些白色垃圾可不能乱扔,会污染河水的。”孩子使劲点点头并提议:“妈妈,咱们一起捡拾河边的垃圾吧?”妈妈摸着孩子的头笑了。我被母子的言语所打动,眼前浮现出前年八月,在秦岭主峰太白山大爷海边,第一次见到叼起枝叶筑巢取暖的“净水鸟”,眼睛不由湿润了。
  山道旁,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竞相绽放,昭示着生命力的顽强不屈。阵阵微风拂过,野草、山花、茂林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倍感惬意。一些鸟儿在山林间叽叽喳喳地鸣叫,游人经过,便会呼啦啦地一只接一只从游人的头顶飞过。这时,一大片乌云笼罩头顶,山间一下子阴暗了,但不远处的山头却依然艳阳高照,对这神奇的天象我还未回过神来,雨滴已经落下,瞬间大成豌豆。我们疾步躲进路边一间土坯房檐下。稍倾,云散雨停,头顶又出现了太阳。我们经历了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太阳雨。
  正要离开,土屋里走出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招呼我们喝水。山里人纯朴好客,我们只好坐在院子小凳上与他攀谈,问及老人为什么一个人住在这深山老林里?老人笑着说,村民随搬迁工程下山了,他家在山下也有两层楼房,可他住不惯,总想着山里的树木和野果。这不,他采摘的核桃正晾晒着呢。
  我们坐了一会儿,起身准备离开,这时老人提起蛇皮袋,拿起铁钳要送我们一程。他走在前面给我们讲述青峰寺的故事,讲述四嘴山的传说,使我们意外收获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的悠远与隽永。老人边走边用铁钳捡拾路旁、沟坡上的白色垃圾,我们也跟着捡起来,这不正是又一群白顶溪鸲,飞入秦岭的“净山鸟”吗?
  其实,在陕西这样的“净水鸟”何止一群。十多年来,志愿者或自成团队,或三五成群,在寄情山水之余,捡拾塑料袋、饮料瓶、废旧气罐等垃圾,用“文明进山”的行动,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祖脉——秦岭。“净水鸟”是这群公益环保志愿者的代称。“留下脚印,带走垃圾,做守护秦岭的卫士”,他们一直为此努力着,我欣慰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
  老人背着垃圾袋与我们告别。此刻,我明白了旅行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到过多少城市,登过多少大山,而在于享受旅行的过程:一种精神上和视觉上的双重满足感。这一路,我在山水之间,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