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府州河人家

  朱明富

  白河县仓上镇往东两公里,有一片开阔的川道,人们称之府州河。这里山势平缓,土地肥沃,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农家小院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真是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色。
  府州河在红花村一组,地方不大,但名气很响。在人们的印象中,“府州”二字似乎是个专属地名。外地人可能以为府州河因水出名,想着这里必定有一条支流汇入冷水河,其实并非如此。确切地说,府州河是一个依偎在冷水河畔、居住着十六七户人家的小村庄。
  府州河名字应该源于清代,据说当时红花村拟设县址,负责筹备事宜的临时署衙就设在府州河一大户人家。兴建县署是件大事,少不得官吏巡察督办。一日,一群官员沿着河岸巡视议事,官帽上的红缨竟映红了河水,煞是好看。有人就应景起意,给这个方圆百亩的地方起名“府州河”,使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庄豁然闪亮起来。
  陈年故事已无法考证其虚实,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叫什么名字似乎也不重要。历史不断向前,时间斗转星移,这里的人们经过一代代奋斗努力,日子是越过越好,村庄也越来越美。
  府州河人勤劳有闯劲,年轻人大都在外面打拼。近两年,村里盖起了不少新楼房,家家门前有花卉盆景,路边处处鸟语花香。在一栋楼房前,女主人李贤国向我们介绍,她两个儿子分别在西安和昆明开公司,她和老伴手上有钱用,医疗有保障,闲暇时跳跳舞、散散步,这就是理想中的幸福生活。
  往年,府州河大多农户靠种菜卖菜为主要经济来源。每到汛期,河里经常涨大水,人过不了河,菜也卖不出去。有年夏天,连续下雨20多天,十几家的蔬菜烂了一地,菜农们心痛得直抹眼泪。“有一回,河水才退,我挑菜过河,被水冲出好远,差点……”64岁的汤荣珍说起早年“强渡浑水”的场面,仍心有余悸。而那时候每逢涨水,孩子们上 学成了难事。大人只好背上孩子,翻几里山路绕道麻子沟便民桥过河。
  两年前,苏陕协作对口援建的府州河大桥建成,把一河两岸连接起来,结束了群众蹚水过河的历史,圆了祖祖辈辈府州河人“下雨不湿脚”的梦想。
  富裕后的府州河人,对生活质量追求高,对幸福的理解却很简单。67岁的李宗宪,小时候吃过榆树皮、观音土,对眼下的幸福生活倍加珍惜。李宗宪和老伴一个月有四五百元养老金和残疾补助,两个儿子在外面打拼,收入也不错,但老两口仍坚持每年种菜养猪。
  “我们每年杀两头猪,打几百斤油,粮食陈仓满屯,吃的是南庄沟的自来水,住的房子冬暖夏凉。你看我们这地方山清水秀,交通方便,赶上了如今的好政策,真是睡着了都在笑!”健谈的李宗宪一开口,似乎就停不下来。府州河是白河县山水田园综合体的一部分,欢迎你来这里游玩,在享受田园乐趣的同时,也可以追寻古老的人文历史故事。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