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希望田野上的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安康市汉滨区在村级党组织实施“雏雁工程”,通过“盼凤还巢、筑梦家乡”活动、一封家书、一个邀请函,用心回引一批在外优秀大学生,为每个村选配1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
“我要当农民”“老支书变成帅小伙”“外来媳妇当了家”……发生在秦巴山下农村的事让大家津津乐道。这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中的“后浪”领头雁亮相乡村振兴的“擂台”,给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他们正在家乡的土地上绘就最美的“青春画卷”。
1 大学生返乡当农民
7月13日,记者在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村委会初见29岁的胡代芝时,她说:“小时候,我们‘争相跳农门’,而现在,我是一名中级职业农民。”现在的胡代芝是忠诚村支部委员、监督委员会主任、妇联主席。她几乎没有周末,在村委会和企业两头跑。
月河岸边蔬菜大棚里,胡代芝正在摘甜瓜,提起回村经历,她说:“当时刘书记在电话里说村里发展蔬菜大棚,我就下决心要回来。随着村蔬菜产业发展,很多规划都实现了。现在,村里群众生活也越来越好。”
8年前,胡代芝从西安财经学院毕业,接到村支书刘瑞红的电话邀请她回村。回来不久,胡代芝发现在超市、市场,简单包装的蔬菜都销售很好,就建议忠诚种植园区引进寺冈全自动包装机,自己担任包装技术员成立包装加工专班,田间采摘、分拣、称重、包装、上市等全过程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年礼盒蔬菜销售收入达10万元。
忠诚村主要以大棚蔬菜种植为生,过去生产模式落后,导致种菜经济收入较低。为此,胡代芝多次联合忠诚蔬菜合作社,组织农户免费参加蔬菜种植技能培训,大幅度提高了农户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现在,忠诚村三分之一的农户都在忠诚种植园区务工,部分村民还在城区从事蔬菜销售,大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贫困村变身安康市民“菜篮子”。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忠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 为了家乡多变化
2015年,大学毕业后的唐振在外创业,事业蒸蒸日上。建民街道青春村一位老党员对他说:“年轻人应该回到村里,我们这一代人解决不了的问题还需要你们来干。”作为土生土长的青春村人,唐振骨子里那股拼劲儿被点燃了。为了改变家乡发展落后的面貌,他决定回村带大家干一番事业。他认为,一个人富不算富,全村人都能富才是真的富。
当年,村内没有一条硬化道路,甚至有的地方群众收集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唐振决定先争取项目修路,再建村委会办公楼。此后,青春村水、电、路、信、房等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在发展产业上,唐振确定了将青春村打造成为集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科普为一体的目标。
2017年,唐振率先在村里发展大樱桃基地500亩。他说:“我先示范,等种大樱桃赚钱了,摸索了经验,再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参与进来。”全村整合闲置土地2000多亩,用来发展樱桃、核桃、柑橘、柿子、枇杷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该村建设农业园区3个,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4个,组建技术指导团队2个,产业发展已初见成效。
“今年大樱桃已经开始少量挂果了。明年你们再来,就可以采摘、品尝无公害大樱桃了。”7月14日,站在大樱桃基地里,唐振的话里满是豪气。
3 “90后”村支书挑重担
从2019年10月起,刘杨就在位于瀛湖镇天柱山村的省级廉政教育示范点、安康市党员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张明俊先进事迹展室承担党性教育基地讲解工作。他也被这位敢让山村断穷根的全国劳模、郭孝义式天柱山村原党支部书记的初心深深打动。
1997年出生的刘杨,2019年从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8月参加工作就到瀛湖镇,今年1月,任瀛湖镇镇长助理、镇党政办副主任、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刘杨说:“让村民在花果山中幸福生活是张明俊人生中最大的快乐。每当站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我更加坚定了来时的路和今后的路。作为一名23岁的年轻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是组织对我的信任,也是一份巨大的挑战,更是心中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村主任罗长治告诉记者,刘杨有知识、有能力带领村民发展,干部群众都非常认可他。
刘杨树立“永远把群众当亲人”的工作理念,在走访慰问掌握每户情况的同时,做到执行惠农政策“一碗水端平”。他积极对接社会校企资源,谋划全村山林生态经济、特色休闲民宿、个私商贸经济发展新格局,争取建设村级电商服务站。下一步,刘杨计划流转200亩地,领办合作社,发展中药材,力争更好地带动群众增收。
4 誓让双湾村出彩
2005年,谢模彩嫁到了中原镇双湾村。2018年3月,34岁的谢模彩当选为双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开始,谢模彩有些不适应,既要照顾孩子、老人,还要面对棘手的工作,压力重重。然而,谢模彩很快调整了状态,她走访了双湾村每一户人家,力争从一点一滴做起,办好群众的每一件事。
2018年,结合双湾村土地资源和产业现状,谢模彩牵头成立了双湾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地里种、林下养为主要发展方式,形成了以茶叶、蚕桑为主,山羊、黄牛、生猪等种养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村上新建茶园300余亩,年收益额10多万元;新栽桑园200亩,预计每季可产茧2000余斤,带动了100多户农户共同发展。
在谢模彩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村民对她的评价也从开始的“一个女娃娃,在村上班子能干啥么”到现在的“彩女子,还是有两下子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基层是一个大舞台。我要在这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好双湾村,为双湾村谋发展,为老百姓谋幸福,全心全意服务好我热爱的这片土地。”谢模彩说。
目前,汉滨区推进188个省级、市级示范村创建工作,318名大学生走上重要岗位,形成“雏雁丰翼、头雁领航、群雁奋飞”的雁阵效应。“我区注重从择优选好优秀人才、育好后备力量,推动村级班子队伍真正成为领头雁、顶梁柱和主心骨。”汉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郭正锋说,返乡大学生走进希望的田野,为农村基层治理注入了青春的活力,乡村振兴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