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约定太白山

  魏宝艳

  小时候,每逢节假日,我就带着小狗去村口等爸爸。那时,爸爸在太白山保护区鹦鸽站工作。我不时向路上望去,急切地盼着爸爸归来的身影。小狗蹲在我旁边,不时地看看我,好像在说,小主人不要着急,请耐心等待。很快,我看到了一个小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靠近,我看清楚了那是爸爸。我激动地跑上去,一把抱住他,小狗也开心地摇着尾巴在我们身边转圈。
  回家的路上,爸爸不停地给我讲发生在太白山保护区的故事。或许就在那个时候,太白山如同一粒种子,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并且生根发芽。
  有了爸爸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太白山保护区工作人员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鼓舞着我,我怀揣梦想,默默地努力着。1998年8月,我如愿被分配到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同年10月,我和同事赵宁红一同到蒿坪保护站工作。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系统最完整、自然资源最独特的区域,做好太白山区域的生态保护工作对秦岭的保护至关重要。
  在蒿坪保护站工作的两年时光,很多事情让我至今记忆犹新。我是站上的保护干事,参与日常巡护、资料整理、工作总结撰写等工作。当年,蒿坪保护站根据局里的安排在大湾村检查站种植香菇。很多人的双手由于长时间接触香菇栽培辅料,被腐蚀得退了一层皮,遇到水便有一种钻心的痛。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每天早出晚归,步行往返10公里,经常要忙到深夜。这项工作持续了3个月,大家都坚持下来了,没有半句怨言。
  有一次,我们给香菇接种,要在无菌条件下完成,工作进度有些慢。等我们将所有菌棒接种完,都已经凌晨两点了。由于长时间弯腰干活,大家感觉腰部特别僵硬,直起身来都费劲。有位同事开玩笑说,快找根木棍撑一下,不然就散架了,惹得其他同事哈哈大笑。我们拄着木棍,借着月光,在崎岖的山路上低一脚高一脚地往蒿坪保护站方向走。
  深夜,大山深处气温特别低,我记得冻得牙齿直打颤,步子也有点不听使唤,走路摇摇晃晃的。回到站上,大家都说肚子饿了。大半夜的能吃啥呀?同事马建奇马上想到,大厅里还堆了不少土豆。赵宁红提议,她房间里有火锅料,就吃土豆火锅吧。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赞同,并分工协作开始操办。不到半个小时,火锅就做好了。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聊着,所有的疲乏消散在蒿坪的夜空中……多年后回忆起来,那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火锅,不仅仅是食物本身的味道,还有劳动后的喜悦……
  后来,因为工作需要,我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过。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片,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有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培养了我坚毅的性格、缜密的思维和活跃的社交能力,全方位地提升了工作能力,催我成熟,使我奋进,让我成长。
  作为守护太白山的一分子,我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去守护秦岭,保护秦岭,在工作中做到勤奋学习、勇于担当,履行好岗位职责,坚决守护好秦岭这个中华祖脉和中华文化重要象征,做一名合格的秦岭生态卫士。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