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三原建成14万亩“吨粮田”
芽芽 本报记者 黄河
7月14日,三原大地热浪似火,大程镇毕家沟村惠家组的村民冒着酷暑,拿着铁锹正在田间浇地。清澈的水流进田里,玉米苗喝饱了及时水,欢快地伸展开了枝叶。
村民李振说:“以前大家用井水浇地,水量不足,一亩地要浇半天,成本也大。现在水站把水直接抽到地头,浇1亩地20分钟,成本30块钱,方便得很。”
今年以来,三原县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绿色高效“吨粮田”建设抓手,根据区域特点,以大程、安乐等乡镇为重点的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协同种植区,建成“吨粮田”12.4万亩;以新兴、徐木等塬区乡镇农业种植区,建成“吨粮田”1.6万亩。目前,全县“吨粮田”建设面积达14万亩,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示范带动作用,三原县重点打造安乐双双家庭农场、城关镇长元家庭农场等15个“吨粮田”示范点。该县还采购小麦免耕施肥宽幅沟播机械,打造了4个不同播种模式的示范田,建立了1个试验示范基地、1个千亩展示田、2个不同播种模式示范田、2个宽幅沟播集成技术万亩核心示范区。
在落实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中,三原县春播玉米播种面积2.08万亩,建设了3个百亩攻关田、3个千亩展示田,为“吨粮田”建设的推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原县聘请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睿为项目技术顾问,对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训指导。在备耕备种、调度农机具、播种环节还安排专人包村抓点,深入田间地头跟机服务,就小麦“一优二改双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现场示范讲解,有效解决农机农艺相融合和技术传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原县以农业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为重点,组织人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册等技术宣传资料3万余份、宣传标语横幅100余条,现场技术培训指导80余场(次),走访全县7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营造了良好的推广氛围。
7月14日,三原大地热浪似火,大程镇毕家沟村惠家组的村民冒着酷暑,拿着铁锹正在田间浇地。清澈的水流进田里,玉米苗喝饱了及时水,欢快地伸展开了枝叶。
村民李振说:“以前大家用井水浇地,水量不足,一亩地要浇半天,成本也大。现在水站把水直接抽到地头,浇1亩地20分钟,成本30块钱,方便得很。”
今年以来,三原县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绿色高效“吨粮田”建设抓手,根据区域特点,以大程、安乐等乡镇为重点的灌区小麦、玉米一体化协同种植区,建成“吨粮田”12.4万亩;以新兴、徐木等塬区乡镇农业种植区,建成“吨粮田”1.6万亩。目前,全县“吨粮田”建设面积达14万亩,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助力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做好示范带动作用,三原县重点打造安乐双双家庭农场、城关镇长元家庭农场等15个“吨粮田”示范点。该县还采购小麦免耕施肥宽幅沟播机械,打造了4个不同播种模式的示范田,建立了1个试验示范基地、1个千亩展示田、2个不同播种模式示范田、2个宽幅沟播集成技术万亩核心示范区。
在落实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中,三原县春播玉米播种面积2.08万亩,建设了3个百亩攻关田、3个千亩展示田,为“吨粮田”建设的推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三原县聘请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张睿为项目技术顾问,对小麦生产的关键环节进行培训指导。在备耕备种、调度农机具、播种环节还安排专人包村抓点,深入田间地头跟机服务,就小麦“一优二改双控”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进行现场示范讲解,有效解决农机农艺相融合和技术传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三原县以农业绿色高质高效项目和玉米增密度提单产为重点,组织人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宣传册等技术宣传资料3万余份、宣传标语横幅100余条,现场技术培训指导80余场(次),走访全县70余家农资经营门店,营造了良好的推广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