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甜蜜小西瓜 浓浓苏陕情
本报记者 靳天龙 通讯员 廖娟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洛南县古城镇高塬村的宁洛瓜果菜种植示范基地,瓜农们正在瓜棚里采摘西瓜,不一会儿,一个个绿油油的小西瓜便装满了箩筐,大家虽累得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自从我去年尝试种植了从江苏横溪引进的小西瓜丰收后,乡亲们种瓜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今年我们扩大了规模,又新增了130座大棚,现在220亩西瓜又迎来了丰收季。”7月13日,基地负责人李江洪高兴地说。
据了解,宁洛瓜果菜种植示范基地属于苏陕协作建设项目。从去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技局多次派出农业专家来到洛南,带着“苏蜜08”“小兰CC010”“苏蜜86”三个优良品种,与当地科技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传授西瓜种植技术,成功地将这一“甜蜜”农产品引进洛南,并且当年就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让瓜农们乐得合不拢嘴。
“别看这西瓜个头小,但是皮薄瓤黄、水足味甜,而且营养健康,市场价比普通西瓜高出好几倍。目前,最先成熟的‘小兰CC010’第一茬已经卖完,第二茬也马上上市了,产量和销量都不错。”李江洪对引进的新品种西瓜非常满意。
依靠西瓜产业获得收益的,除了热情极高的种植户,还有在基地打零工的周边群众。“瓜园就在家门口,我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感觉心里很舒畅。”48岁的高塬村村民王军霞高兴地说。去年6月至9月,她到基地打零工,3个月挣了近6000元,家里的日常开销有了保障。
像王军霞这样到基地务工的群众最多时达40余人,仅今年上半年,李江洪就支付了8万多元的人工工资,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在路边搭建的瓜棚销售点,记者见到不断有人前来购买或预定西瓜,李江洪招呼大家先尝后买。“我平时经常在韩城务工,今天是第二次来买瓜了,这里的西瓜又甜又好吃,我准备再买几个拿过去,让外地工友也品尝一下咱洛南产的小西瓜。”家住寺坡社区的张存生自豪地说。
“幸亏有了江宁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才会有这么好的产业落户洛南。下一步,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西瓜产业,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挺起来。”李江洪感慨地说。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洛南县古城镇高塬村的宁洛瓜果菜种植示范基地,瓜农们正在瓜棚里采摘西瓜,不一会儿,一个个绿油油的小西瓜便装满了箩筐,大家虽累得汗流浃背,但脸上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自从我去年尝试种植了从江苏横溪引进的小西瓜丰收后,乡亲们种瓜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今年我们扩大了规模,又新增了130座大棚,现在220亩西瓜又迎来了丰收季。”7月13日,基地负责人李江洪高兴地说。
据了解,宁洛瓜果菜种植示范基地属于苏陕协作建设项目。从去年开始,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科技局多次派出农业专家来到洛南,带着“苏蜜08”“小兰CC010”“苏蜜86”三个优良品种,与当地科技人员一道深入田间地头为当地村民传授西瓜种植技术,成功地将这一“甜蜜”农产品引进洛南,并且当年就获得了较好的收益,让瓜农们乐得合不拢嘴。
“别看这西瓜个头小,但是皮薄瓤黄、水足味甜,而且营养健康,市场价比普通西瓜高出好几倍。目前,最先成熟的‘小兰CC010’第一茬已经卖完,第二茬也马上上市了,产量和销量都不错。”李江洪对引进的新品种西瓜非常满意。
依靠西瓜产业获得收益的,除了热情极高的种植户,还有在基地打零工的周边群众。“瓜园就在家门口,我可以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感觉心里很舒畅。”48岁的高塬村村民王军霞高兴地说。去年6月至9月,她到基地打零工,3个月挣了近6000元,家里的日常开销有了保障。
像王军霞这样到基地务工的群众最多时达40余人,仅今年上半年,李江洪就支付了8万多元的人工工资,有效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
在路边搭建的瓜棚销售点,记者见到不断有人前来购买或预定西瓜,李江洪招呼大家先尝后买。“我平时经常在韩城务工,今天是第二次来买瓜了,这里的西瓜又甜又好吃,我准备再买几个拿过去,让外地工友也品尝一下咱洛南产的小西瓜。”家住寺坡社区的张存生自豪地说。
“幸亏有了江宁区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才会有这么好的产业落户洛南。下一步,我们要抓住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做大做强西瓜产业,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腰杆挺起来。”李江洪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