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长庆安塞油田:50年,为国家贡献原油6296万吨
    石油儿女艰苦创业,勇攀高峰。

    7000余名石油儿女奋战在长庆安塞油田的山峁沟壑。

    截至6月底,长庆油田采油一厂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6296万吨。

    长庆安塞油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新安塞模式”,走出了一条“人文、智能、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刘莹 文/图
  长庆安塞油田诞生于民族经济困难时期,发展于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前进的每一步都与国家战略需求紧紧相连。安塞油田的创业史,就是一部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战斗史。
  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辉历史;滚滚延河水,映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长庆安塞油田生于这片热土之上,几代石油人在革命圣地熔铸“石油工人心向党”的坚定信念,担当“我为祖国献石油”的光荣使命,累计为国家贡献原油6296万吨,成为传承“基因红”,建功新时代的“红色后浪”。
  1 数载求索创业路
  延长地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发现石油和准确命名石油的地方。70年代,在国家“备战、备荒、为人民”的背景下,8000余名退伍军人和石油职工在陕北高原拉开了会战序幕。此后的10年间,长庆油田采油一厂工人(以下简称采一人)挺进渭北、钻探双河,北上吴旗,南下铜川,却“迷茫漫长,未成大势”。
  80年代,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采一人开始挑战“特低渗”。1983年12月21日,位于安塞区谭家营的塞一井获得64.45吨的工业油流,我国陆上最大的亿吨级整装特低渗油田——安塞油田横空出世,成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史上的一盏明灯。
  面对道路不通、无房可住、口粮紧缺的万千困境,采一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拉开了安塞油田大会战的序幕。1984年7月,长庆油田在安塞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向参战职工提出了过“五关”的号召:“能够丢下妻儿上前线,能够忍受黄土之苦,能过几乎没有文化娱乐的生活,能在没有菜吃的情况下填饱肚子,能够经受得住外界干扰。”成百上千的石油人发扬“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石油精神酣战陕北。6年间,采一人相继探明了王窑、候市、杏河、坪桥、谭家营五个区块,含油面积206平方公里,探明储量2.37亿吨。之后,油田开发迅速向坪桥、候市、杏河等区域强力推进,鲜艳的红旗插满志丹、安塞老区腹地,延河之畔挺起了巍峨的钻塔。
  2 风雨更映党旗红
  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石油工业要采取“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在国内石油工业全面开花的历史阶段,安塞油田王窑区块全面开发。90年代,安塞油田年轻的创业者们将一条海拔1300米、坡度70度的“阎王坡”踏成了一条463级台阶的“好汉坡”,从此“好汉坡上好汉多,风似钢刀雨如梭;让那青春来拼搏,莫将岁月空蹉跎”的名句传诵一时,“艰苦创业、勇攀高峰”的好汉坡精神响彻油田内外。
  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不服输的采一人解放思想、科学求实,啃下安塞油田这块平均有效渗透率只有0.49毫达西的“硬骨头”,抱回了储量巨大的“金娃娃”。在先后经历了井组、先导性、工业化三大矿场开发试验后,形成了三大技术系列、8项配套技术,实践了“从简、从省、从快、适用新技术”的开发路线,创造了闻名石油界的“安塞模式”。1992年年产原油突破50万吨,1993年,王窑区全面收回投资。1994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确立为“安塞模式”,1997年突破百万吨大关,开创了中国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原点光辉。
  10年中,安塞油田的储量在变、产量在变,但是采一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没有变,在风雨中竖起了“好汉坡精神”和“安塞模式”两面旗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了强大的“安塞力量”。
  3 砥砺奋进启新程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塞油田通过“三个重新认识”,连续12年保持一类油藏开发水平,实现了200万吨到300万吨的历史跨越。大发展的背后,采一人将发展成果惠及老区人民。2006年,安塞油田破费10亿封井百口,2007年,“长庆采一生态林”为老区再添新绿,2010年,摘得“中华环境友好企业”……
  十八大以来,安塞油田在300万吨持续稳产的道路上,新芽岁岁破枝,枝干年年伸展。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国企首个延安精神教育示范基地落户“好汉坡”,采一人以“党史”涓流凝聚信仰“长河”。确定了“1558”发展路径,用“树典范、聚人气、鼓士气、接地气、守红线”的工作思路把党支部建在黄土高原的采油树上,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数字化智能化全面布局,把油田装进了计算机。数百个攻关小组推进,大量创新成果被孵化推广。一批高素质、懂管理、有情怀的硬核力量通过“双序列”通道投身油田建设。193个党支部用党员责任区作为党员的塑形工程,以劳动竞赛作为支部的创效工程,把主题教育作为生产建设的第一战役,用三分五步法作为上产攻坚期的稳定利器,激活了大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党的领导下,安塞油田坚持绿色发展,打造“新安塞模式”、构建新管理模式、创建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老油田开发水平,确保了正确发展方向,抢抓了历史发展机遇。
  几十年风雨兼程,采一人耳中始终听到的是党的声音,眼中始终看到的是党指引的方向,建成了延河岸边的现代化采油厂,走出了一条产业报国的发展之路。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