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基层见闻
建好“菜园子” 打造“新名片”
  本报记者 崔福红 通讯员 任燕燕
  “去年种了20多亩甘蓝,效益还不错,今年增加到50亩,比种烤烟和玉米强。我计划明年继续种植甘蓝,把日子越过越红火。”6月28日,黄龙县瓦子街镇小寺庄村村民韩科中说。
  当下正是甘蓝采收的季节,瓦子街镇4000亩大田甘蓝喜获丰收。走进瓦子街镇小寺庄村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到处是村民忙碌的身影。采收、装筐、搬运、摆放……有条不紊,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今年49岁的韩科中一边忙着装筐,一边算起了增收账:“虽然今年甘蓝的市场价格跟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上半年风调雨顺,加上科学管理,甘蓝的产量、质量都翻了一番,种植的‘中甘15号’亩产达8000斤。”
  瓦子街镇甘蓝的采收期从每年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当地的蔬菜每天上午不间断地运往山西、韩城、宜川等地,效益可观,同时也解决了不能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问题。
  小寺庄村村民庞世云喜滋滋地说:“从基地发展甘蓝产业开始,我就在基地务工,离家近,能照顾家,一年下来能挣2万元左右。”
  瓦子街镇地处北纬35度,早晚温差大,夏季气候凉爽,适宜发展夏季冷凉蔬菜。2018年,该镇党委、镇政府引进了高山冷凉蔬菜项目,引导村民开始试种植。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参与蔬菜种植。
  “夏季高山冷凉蔬菜已经发展到4000余亩,规模位居延安市第一,陕西省第二,主要以甘蓝为主,西红柿、辣椒、豆角为辅。甘蓝每亩纯利润可达5000元左右,切实带动了当地群众种菜的积极性,让他们搭上了致富快车。”瓦子街镇副镇长吕政洋说。
  近年来,瓦子街镇聚焦产业规划,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土地发展短平快的蔬菜产业。现如今,蔬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