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以党建助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 赖雅芬)6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我省坚持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为新时代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聚焦两新组织“两个覆盖”持续攻坚,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
优化制度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我省狠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保障。目前,省市县三级基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乡镇(街道)、村(社区)兜底管理的上下贯通工作体系。同时持续推进两新组织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推动建立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互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双向培养”机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聚焦“两个覆盖”,提升整体质量。我省坚持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创新方式、因地因企制宜,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持续推行两新组织与党组织“三同步”制度,一企(社)一策、一业一方推进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扎实开展“两个覆盖”质量提升年活动,将“两个覆盖”底数与各行业管理部门数据进行综合对比,确保情况掌握全面准确。目前全省468个区域性党组织覆盖非公企业2440户,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突出教育引导,锻造过硬队伍。我省注重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让两新组织党组织做有榜样、比有标尺、干有方向。将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将民营经济人士列入省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和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培训,按照“省市示范培训、县区全员轮训”原则,各地各部门每年开展培训2000余期,培训9万余人(次)。
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担当作为。我省激励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两个作用”,助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将两新组织党建纳入城市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对两新组织的引领和服务,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动能。
优化制度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我省狠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保障。目前,省市县三级基本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委)牵头抓总,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乡镇(街道)、村(社区)兜底管理的上下贯通工作体系。同时持续推进两新组织将党建工作写入章程,推动建立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互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双向培养”机制,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聚焦“两个覆盖”,提升整体质量。我省坚持两新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创新方式、因地因企制宜,切实提高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持续推行两新组织与党组织“三同步”制度,一企(社)一策、一业一方推进党组织建设。今年以来,扎实开展“两个覆盖”质量提升年活动,将“两个覆盖”底数与各行业管理部门数据进行综合对比,确保情况掌握全面准确。目前全省468个区域性党组织覆盖非公企业2440户,实现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
突出教育引导,锻造过硬队伍。我省注重从队伍建设、经费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让两新组织党组织做有榜样、比有标尺、干有方向。将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培训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将民营经济人士列入省级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和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培训,按照“省市示范培训、县区全员轮训”原则,各地各部门每年开展培训2000余期,培训9万余人(次)。
服务中心大局,积极担当作为。我省激励引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两个作用”,助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党建”与“促发展”有机融合。将两新组织党建纳入城市党建工作格局,强化对两新组织的引领和服务,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两新组织高质量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