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汉滨区:稳粮有稻 增收有鱼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周濬)稻在水中长,鱼在稻下游。6月22日,安康市汉滨区北山的大河镇流芳村,村民正在稻田里投放鱼苗,一幅秧苗青、鱼儿欢的田园画卷铺展开来。
  当天,汉滨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暨技术培训现场会在大河镇流芳村召开。全区各水稻耕作重点镇农综站站长、稻渔综合种养大户齐聚一堂,共商稻渔发展大计,推动稳粮增收和水产品稳产保供协同发展。
  “2019年,我们村开始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现在,全村稻渔综合种养面积300余亩。”流芳村党支部书记何启奎介绍,汉滨区渔业生产工作站为村里送来了500公斤鱼苗,五福鲜水产品加工基地和村里签订了稻鱼回收协议。
  培训现场,市(区)渔业生产工作站、市渔业协会的专家分别就稻渔综合种养技术、现代渔业发展理念和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新模式、汉滨区2021年稻渔综合种养产业支持政策进行了详细讲解。
  “产业发展需要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乡村振兴和农村实用人才、实用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培育更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汉滨区农广校校长何小刚说。
  近年来,汉滨区以“提质增效、稳量增收、绿色发展”为目标,在大河镇、县河镇、瀛湖镇、晏坝镇等10个镇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并依托渔业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稻渔综合种养经营主体20余家,探索出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经验。
  汉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高少军介绍,稻渔综合种养能稳定水稻生产,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今年,汉滨区将按照“政策强渔、特色增渔、项目兴渔、服务帮渔”的新思路,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途径,完成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500亩,年增商品鱼39万公斤,产值780万元,实现粮渔双收。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