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十三五”期间我省学前教育实现三个提升
本报讯(记者 赖雅芬)6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始终坚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通过大力实施一期、二期、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扩资源、健机制、强管理、提质量,全省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三个提升。
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8204所,在园幼儿141.34万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48%,远远超过国家85%的目标要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29.73万名,覆盖率达91.79%,超过国家要求的80%将近12个百分点;公办园4291所,在园幼儿71.26万名,占比均超过国家要求的50%,“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规范管理程度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探索成本分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民办园收费标准与办园等级挂钩,强化等级管理,落实公办幼儿园年度考核及民办幼儿园年检、退出制度,推动《陕西省学前教育条例》进入立法程序,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和地位。
科学保教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全省设立267个学前教育研究立项课题,195个省级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家园共育、乡镇一体化管理试点基地,以点带面促进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
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0年,全省共有幼儿园8204所,在园幼儿141.34万名,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2.48%,远远超过国家85%的目标要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129.73万名,覆盖率达91.79%,超过国家要求的80%将近12个百分点;公办园4291所,在园幼儿71.26万名,占比均超过国家要求的50%,“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规范管理程度明显提升。“十三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积极探索成本分担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将民办园收费标准与办园等级挂钩,强化等级管理,落实公办幼儿园年度考核及民办幼儿园年检、退出制度,推动《陕西省学前教育条例》进入立法程序,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和地位。
科学保教水平全面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全省设立267个学前教育研究立项课题,195个省级学前教育课程、文化、家园共育、乡镇一体化管理试点基地,以点带面促进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