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石榴园中“护花人”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王三合
仲夏时节的骊山脚下,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火红的石榴花吐蕊怒放,像一团团火焰点缀着石榴树,绚丽景象美不胜收。
6月18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秦俑村石榴园中,临潼区园艺站站长张迎军和村里的“土专家”张小忙正抢抓有利天气,对果农们进行技术指导,为石榴丰产丰收做好保障。
“阴面石榴阳面枣,你看这大果,由于在阳面,我们反而要早早摘掉。”张小忙说,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消费者的需求早已不是买得到、价格低、能吃饱这么简单了,人们对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要求也逐渐高了起来。
“辛苦劳作了一年也卖不上好价钱,果农们搞不清原因。”在石榴园里接受采访这段时间,张迎军接到了好几个果农打来的求助电话,问题多是促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
石榴是临潼区特色产业,也是主导产业。目前,临潼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石榴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作为果农口中的“护花人”,张迎军带领临潼石榴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为促进石榴多成花、多坐果、产好果,他们持续开展石榴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以期实现让果农少走弯路、多增收。
“石榴属于萌芽力强喜光的树种,树冠内的枝条分布上稀下密,树冠通风透光,能促进石榴开花坐果。”张迎军介绍,去年秋季石榴花芽分化时期,由于气候影响,导致花芽分化差,加上去冬今春低温寡照影响,造成今年石榴开花较晚且少,时有病虫害发生,当前果农要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体长势。
据了解,为了让石榴产业造福一方,目前临潼已经形成以临潼区园艺工作站、临潼区石榴研究所为核心,以临潼秦陵石榴研究所、临潼石榴协会等社会组织为纽带的临潼石榴产业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在石榴三产融合发展、石榴文化建设等领域,全方位推动石榴产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变,促进了石榴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我们一方面集中开展理论培训,确保农民专家掌握果树生产基本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开展现场实践操作培训,确保服务农民专家熟练掌握各项标准操作技术,达到会做会讲会写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张迎军说,“果树有它们的生活规律,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果树打交道,只有不断在果园里摸爬滚打,才能知道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实现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果农持续增收。”
仲夏时节的骊山脚下,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火红的石榴花吐蕊怒放,像一团团火焰点缀着石榴树,绚丽景象美不胜收。
6月18日,在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秦俑村石榴园中,临潼区园艺站站长张迎军和村里的“土专家”张小忙正抢抓有利天气,对果农们进行技术指导,为石榴丰产丰收做好保障。
“阴面石榴阳面枣,你看这大果,由于在阳面,我们反而要早早摘掉。”张小忙说,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消费者的需求早已不是买得到、价格低、能吃饱这么简单了,人们对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要求也逐渐高了起来。
“辛苦劳作了一年也卖不上好价钱,果农们搞不清原因。”在石榴园里接受采访这段时间,张迎军接到了好几个果农打来的求助电话,问题多是促花保果及病虫害防治。
石榴是临潼区特色产业,也是主导产业。目前,临潼区石榴种植面积8万余亩,年产优质石榴8万余吨,石榴产业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作为果农口中的“护花人”,张迎军带领临潼石榴产业技术服务团队一直奋战在生产一线,为促进石榴多成花、多坐果、产好果,他们持续开展石榴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以期实现让果农少走弯路、多增收。
“石榴属于萌芽力强喜光的树种,树冠内的枝条分布上稀下密,树冠通风透光,能促进石榴开花坐果。”张迎军介绍,去年秋季石榴花芽分化时期,由于气候影响,导致花芽分化差,加上去冬今春低温寡照影响,造成今年石榴开花较晚且少,时有病虫害发生,当前果农要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体长势。
据了解,为了让石榴产业造福一方,目前临潼已经形成以临潼区园艺工作站、临潼区石榴研究所为核心,以临潼秦陵石榴研究所、临潼石榴协会等社会组织为纽带的临潼石榴产业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在石榴三产融合发展、石榴文化建设等领域,全方位推动石榴产业从传统种植模式向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模式转变,促进了石榴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我们一方面集中开展理论培训,确保农民专家掌握果树生产基本的理论知识,一方面开展现场实践操作培训,确保服务农民专家熟练掌握各项标准操作技术,达到会做会讲会写的效果,以便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张迎军说,“果树有它们的生活规律,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与果树打交道,只有不断在果园里摸爬滚打,才能知道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实现石榴产业高质量发展、果农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