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各地应加快收获进度 争取夏粮颗粒归仓
本报记者 赖雅芬
当前,我省夏收夏种进入关键时期,关中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天气是影响夏收夏种的关键因素。6月10日,记者从省气象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6月中旬我省将有持续降雨天气,主要降雨时段是6月12日至13日、6月14日至15日和6月17日至19日。
具体来说,6月11日,我省以对流分散性降水为主,陕北阴天,关中、陕南多云。陕北大部、陕南有小雨或阵雨;12日至13日,我省以对流性降水为主,陕南局地降雨强度较大。全省多云间阴天,陕北、关中有小雨或阵雨,陕南中到大雨;14日至15日累计雨量大,对流性强,小时降水强度大。其中14日全省小到中雨,陕北西部、关中西部、陕南西部有大雨,陕北西部局地暴雨。15日全省小到中雨,陕北中部局地和关中北部局地有暴雨;17日至19日降水相对平缓,陕北、关中以分散性降水为主,陕南雨量相对较大。陕北、关中多云间阴天,陕南阴天,陕北南部、关中、陕南有小到中雨,陕南南部有大雨。
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主任王景红告诉记者,截至6月9日,全省夏粮收获790万亩,占48%,其中小麦收获590万亩,占41%,油菜收获95%。汉中、安康夏收已经结束,商洛收获70%,西安、渭南收获40%至50%,咸阳收获27%,宝鸡收获20%,铜川收获14%。
王景红称,近20天以来,我省夏种区降水严重偏少,其中关中西部、陕南东部偏少7至9成,关中东部、陕南西部偏少5至7成。10厘米土壤表层土壤相对湿度关中西部小于40%,中度缺墒;陕南大部、关中东部小于50%,轻度缺墒。此次降水对补充当前墒情不足非常有利,为夏种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降雨对尚未收获的小麦将产生严重影响,可能造成小麦不能及时收获导致穗部发芽,收获的小麦不能及时脱水晾晒导致大量霉烂,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王景红说,为确保我省小麦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建议各地加快收获进度,利用前期晴好天气和降雨间隙,抢收已经成熟的小麦,减轻穗部发芽造成的危害。同时加大人工收获力度,对倒伏和因雨不能机收的小麦,采用人工收获的方式,争取颗粒归仓;采用烘干设施,即时烘干已经收获的小麦,防止小麦霉烂现象的发生。
王景红提醒,各地要利用好这次降水补充墒情的时机,加大夏种播种力度,为今年秋粮丰收打下基础。后期气象部门将加强气象预警,做好“干热风”“烂场雨”的监测与服务。
此外,王景红建议交通、交警、铁路部门针对重点路段,提前清理道路边沟,保持排水设施畅通;修复加固路基防护设施,强降水发生时,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利用广播、可变信息情报板等信息发布工具提示车辆限速、保持车间距;根据路况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驾驶员需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应减速慢行或绕行,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