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一村一落展新颜
    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马利忠。

  本报记者 何艳艳 文/图
  “去年养殖收入6万多元,今年还要扩大养殖规模,一定要把日子过得更好。村里这些年的变化,离不开马书记的操劳。”5月14日,说起村党支部书记马利忠,佳县乌镇马家沟村村民马乃后竖起了大拇指。
  从农民工到村党支部书记,马利忠把青春奉献在了家乡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自2018年4月担任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马利忠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中,从改善基础设施到脱贫摘帽,再到产业蓬勃发展……他受到了村民和各级部门的称赞。
  马家沟村地处佳县县城西南22公里处,属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总人口125户5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5户123人,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
  近年来,在马利忠的多方争取和积极带动下,马家沟村累计投资283.3万元,修建道路16公里,维修村委会办公室12间,实施了“水龙头”工程,改造危房42户。
  如今,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娱乐设备等应有尽有,户户都有自来水,山山都通生产路,人人都住安全房,马家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马家沟村栽植枣树1070亩。2019年,村集体流转560亩枣园,规划“红枣+中药材”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在枣林地种植中药材远志135亩,带动78户农户年户均增收3000元。
  为推进产业持续发力,马利忠又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整合资金建成占地16亩的标准化厂房,与佳兴包装公司和陕药集团签订合作协议,通过“提供厂房收租金、参与管护挣工资、入股经营分红利”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每年向村集体交纳21万元土地及厂房租赁费,同时安排本村40名劳动力就业,年人均增收3.5万元。
  马利忠还鼓励村内有养殖经验的村民加大养殖力度,抓住猪肉高价位的黄金市场阶段,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组织开展手工挂面加工技能培训2期88人次,发展手工挂面加工作坊12户。
  目前,马家沟村初步形成了“红枣+中药材”的立体农业、“分散+集中”的养殖产业、“纸箱+手工挂面”的加工业、“光伏+贫困户”的长效产业、“写生基地+贫困户”的旅游产业。2018年,马家沟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村集体收入50余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2万元。
  2018年以来,马家沟村先后被评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脱贫攻坚红旗村”“五星级村党组织”;马利忠获得榆林市“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称号。
  “今后,村里还要发展纸箱厂、农家乐产业和枣林经济,在发展本村经济的同时还会带动周边村子发展,让更多人受益。”马利忠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