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T02版
回顾畴昔朱鹮之缘40年 友好交流创造新未来
——朱鹮发现40年中日韩纪念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现场。

    朱鹮。(资料图)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韩莹
  朱鹮是“东方宝石”,美丽得宛如一幅水彩画,它在陕西秦岭繁衍生息,在这里翩翩起舞,带给人们吉祥的祝福,也扮亮了盛世中华……
  “面向未来——朱鹮发现40年中日韩线上纪念活动”中,西安市益新中学学生用真情歌颂朱鹮的生命之歌,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日本、韩国的学生也用本土的《朱鹮之歌》传递对朱鹮的爱,传递出对希望与未来的向往。
  为发挥朱鹮“友谊使者”的纽带作用,丰富中日韩民间友好交流内容,宣传朱鹮保护发展及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事业,5月21日,“面向未来——朱鹮发现40年中日韩线上纪念活动”在省林业局成功举行。
  活动中,省政府副省长、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魏增军,日本新潟县副知事米泽朋通,韩国庆尚南道行政副知事河炳弼,中国驻新潟县副总领事殷达奇分别发表贺词。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主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专职副会长曹辉、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陕西广播电视台)副总经理张晓参加。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亚祖、日本佐渡朱鹮保护中心主任或(音/形相似)金子、韩国庆尚南道昌宁郡牛浦朱鹮课金盛珍等三方朱鹮保护工作者,先后分享了朱鹮保护经验和未来发展设想。
  魏增军指出,朱鹮的成功保护,是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最亮的“缩影”,为世界拯救濒危物种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朱鹮是友谊使者,陕西文化符号,也是中日韩人民友好交流、共话未来的纽带。自1985年以来,14只朱鹮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美好心愿,先后落户日本、韩国,结下了深厚的朱鹮情缘,架起了中日韩地方政府合作和民间交流的桥梁,为深化三方合作和东北亚地区区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魏增军表示,举办这次纪念活动,就是一起探索朱鹮保护发展的未来,为朱鹮重归自然、恢复历史分布共同努力,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现代农业、有机产业、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共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共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推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三方全面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米泽朋通在贺词中对我省发现朱鹮40年纪念活动表示祝贺。他讲到,朱鹮已经成为新潟县的“县鸟”。希望将朱鹮的野外回归塑造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里程碑,为打造人和朱鹮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而不断努力。期待朱鹮能作为中、韩、日三国友好合作的使者,在天空中展翅飞翔。
  河炳弼说,在全球深陷新冠疫情困境的时期,在线举办“朱鹮发现40年纪念活动”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希望三方以复原朱鹮的过程中建立的友情和信任为基础,加强交流、巩固和谐。
  殷达奇说,朱鹮是东北亚地区的“友谊使者”。以“朱鹮杯”冠名的系列友好交流活动,已成为我们的一个特色品牌。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讲好“朱鹮故事”,并积极推动朱鹮相关领域交流,为深化中日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友好关系和地方合作作出积极努力。
  “朱鹮保护40年是历尽艰辛、披荆斩棘、战胜困难的40年,也是诠释东方生态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40年。经过40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朱鹮种群数量已经由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7000余只,实现了朱鹮的凤凰涅槃,拯救朱鹮、保护朱鹮的生态故事,是世界级的生态保护典范。”党双忍说,让朱鹮重现历史栖息地、自由飞翔于世界东方,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时代责任。中日韩三方要各学所长、各补所短,齐心发力,合作共进,为东方宝石朱鹮,也是为我们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