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T01版
治理绿碳空间 丰盈绿色碳库

    秦岭大熊猫。(资料图)

  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党双忍
  近年来,人们已经清楚碳在地球上主要有四种存在形式。从形象而言,地球有四个颜色的碳库:黑色碳库,即“黑碳”,封存于岩石圈的碳,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约占地球碳总量的99.9%;灰色碳库,即“灰碳”,存在于大气中,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蓝色碳库,即“蓝碳”,存在于海洋水体中;绿色碳库,即“绿碳”,存在于陆地生态系统。地球生物圈面临的“碳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原来的碳循环格局,挤占自然生态空间,毁坏贮存“绿碳”能力,扩大农业和城镇空间,动员与排放“黑碳”,导致了“灰碳”浓度增加,加剧了地球“温室效应”。
  碳是生命之基,所有的生命都参与了碳循环。生物大分子以碳为骨架,如果没有碳,生命就无法成“形”。生命之碳,源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灰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再经生化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绿碳),经由食物链传递,转化为动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绿碳)。通过呼吸作用,动植物把一部分绿碳重新转化为二氧化碳,并释放进入大气(灰碳),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机体,在机体内贮存(绿碳)。动植物死后,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尸体中的碳(绿碳)成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灰碳)。一部分动植物残体,在微生物分解之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封存)而成为有机沉积物。经过悠长的年代,有机沉积物在热能和压力作用下转变成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黑碳)。在风化过程中或作为燃料燃烧时,黑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排入大气。
  森林空间就是绿碳空间。有资料显示,森林空间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陆地生态空间绿碳总贮量1834Gt,其中地上部绿 碳贮 量 562Gt,占 总 贮量 的30.6%。森林空间是全球最大绿色碳库,森林空间碳总贮量为1410Gt,占全球 生态空间碳总 贮量的76.7%。森林空间地上部碳贮量483Gt,占全球生态空间总贮量的86%;森林空间地下部碳贮量927Gt,占全球陆地生态空间地下部碳总贮量(1272Gt)的73%。在森林空间绿色碳库里,森林土壤碳库是最大碳库。森林土壤碳贮量在森林空间总碳贮量中的占比,在寒冷地带为80%以上,在温带为60%以上,在热带为50%以上。全球平均森林土壤贮碳量占森林贮碳总量的65.7%。森林空间生物量积累速度与森林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在中龄林空间中最快,成熟林或过熟林空间吸收与释放基本平衡。中国森林以幼龄林、中龄林居多,再加上进一步植绿增绿,生态空间“浅绿”变“深绿”,绿色碳库总库容尚有再翻一番的潜力。据王兵团队研究,2018 年中国森林吸收二氧化碳15.91亿吨,约相当于回收了当年人工排放二氧化碳量的十分之一。
  草原空间也是绿碳空间。我国是多草原的国家,草原占国土空间的40%以上,草原生物量占全国生物量的10%以上,草原土壤碳储量占全国土壤总碳储量的30%以上。可见,草原绿碳主要储存于草原土壤中,是植被层的10多倍。有研究指出,草原固碳经济成本约200元/吨,不到森林固碳成本450元/吨的一半。中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起步晚,草原绿色碳库增效扩容潜力大。
  湿地空间亦是绿碳空间。湿地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无论是沼泽、湖泊、河流、滨海等自然湿地,还是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野生植物原生地等人工湿地,湿地空间都具有封存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绿碳)功能,因而成为绿色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泥炭地储存了30%的陆地碳。
  以森林、草原、湿地为主体的生态空间,就是绿色碳库、绿碳空间。经过数十年治理,陕西已经形成2.2亿亩生态空间,也是2.2亿亩绿碳空间、2.2亿亩绿色碳库。同时,我们看到,现时的生态空间、绿碳空间,还是“浅绿色空间”“低效率空间”,生物量少,土壤瘠薄,也即绿色碳库空虚不充实,增容潜力巨大。加快“浅绿色”向“深绿色”迈进,提升生态空间产能,充实丰盈绿碳空间,推动绿色碳库增效扩容。我们面临的历史性任务是,要全面建立与绿碳空间治理、绿色碳库建设相适应的政策理论体系和政策制度框架。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要科学计算出绿色碳库的总库容,已经实现装填的库容,以及增效扩容的路径与潜力。
  我国已经庄严承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碳政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空间是“绿碳空间”“绿色碳库”。实施“绿色降碳”,治理“绿碳空间”,丰盈“绿色碳库”,助力“碳中和”,是林业部门顺应时代潮流,重置生态文明话语权、提升制度供给能力的现实路径。2021年陕西省林业工作会议,策划了九重空间生态产能提升方略,也是九重绿碳空间、绿色碳库增效扩容方略。奋战“十四五”,进军“深绿色”,开启生态空间绿色革命新征程,就是实施“绿色降碳”,就是治理“绿碳空间”,就是建设“绿色碳库”,就是为实现“碳中和”贡献林业力量。
  在生态空间治理上,陕西敢为人先,快马加鞭,已经进行了两年有益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生态空间四大宝库——绿色碳库、绿色氧库、绿色水库和生物基因库中,建设“绿色碳库”最具有全球意义和普世价值,最能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陕西2.2亿亩生态空间就是2.2亿亩绿碳空间、2.2亿亩绿色碳库,这是应时而生,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先进理念。由此,必将重塑林业部门的价值观念、目标导向、工作体系和行政秩序,实现林业部新旧动能转换。现在,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义务勇往直前,奋力奔跑,科学绘制出第一幅治理绿碳空间、建设绿色碳库“行动路线图”。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