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杜同良:初心盛开幸福花

通讯员 刘晨松 本报记者 王根平 文/图
“今天我们在这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为了重温党史,增加我们支部成员的凝聚力。真真为群众办实事。”5月14日,在宜君县棋盘镇水沟门村党支部会议室里,一位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正在组织大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他就是宜君县棋盘镇水沟门村党支部书记——杜同良。
杜同良说:“我们村党支部,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党员群众心往一处想,把党史精神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立身百行,以学为基;先当学生,再做书记。这是杜同良对自己的要求。在深入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之中,杜同良主动上门,向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老同志虚心学习,完善自己的工作思路。“毕竟我年轻,工作上有很多不到之处,就要向以前村上的干部虚心学习、请教,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更多更好的思路。”杜同良说。
地处宜君县东南部水沟门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贫困村,村民靠天吃饭,人多姓杂,在杜同良任职村党支部书记以前,水沟门村161户611口人,以种植核桃、玉米为主导产业。在不断的学习和积累中,杜同良主动出击、谋求新径。在发展传统种植、养殖业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手工业,投资70余万元,建成了宜君县千依君服饰有限公司,以“技能培训,设岗就业”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
在宜君县棋盘镇水沟门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千依君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赵玉侠,接线、缝制,在她的手中显得游刃有余。“这个服装厂的成立,对于我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即能照看家里,又能挣钱,我觉得非常好。”赵玉侠笑着告诉记者。
据了解,目前水沟门村依照“村集体经济联合社+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从2017年至今,杜同良走遍了村上每一户农家,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极大地促进了水沟门村的发展。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我们水沟门村在做好产业基础的同时,着力提升群众的思想,使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劲头足了,这样我们的村才能富起来。”谈到未来的发展,杜同良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