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初夏
程毅飞
初夏,像是一条缓冲带,抵消春的微寒,承接夏的温暖;初夏,像是一座铁索桥,晃悠悠飘荡荡,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冷热无常的“碧水潭”。初夏,是一个点,出发了,偶尔还能再回来;初夏,是一个结,解开了,就一路扑向阳光。
初夏,是妙曼、婉约的,既没有春的妩媚、秋的深沉、冬的严酷,也没有炎夏的烦躁和闷热。初夏,像慈眉善目的妇人,不温不火,不急不躁,面带喜色,款款而行,总在一颦一笑间,散发出迷人的温情和优雅。初夏,是惬意、迷人、美好的。这种美,说不清,道不明,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和恬静之美。
初夏时,河水似禁闭已久的孩童,呼啦啦灵性起来,活跃起来,涌动起来;原野如铺开的绿毯,一层层深了厚了;天地若澄明的眸子,一天天明亮了。
如此美妙的初夏,最适于读书、散步。一书在手,拥坐窗前,让阳光抚摸肌肤,让书香熏染灵魂,让知识修正笨拙,让美好的情愫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本好书,就像初夏的风,柔软、微醺,吹送满心欢喜。一本好书,就像初夏的雨,缠绵、多情,传递浪漫温柔。一本好书,就像浅夏的阳光,舒适、温暖,照亮人的心田。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感受平实朴素的文字中投射出的恬静之美;读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在俗世的智慧和生活的趣味中,体味万物的慈悲之心;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生与死、幸与不幸、爱与恨、苦难与幸福中,品味命运之多艰;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从简单的文字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感悟人生哲理;读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在细腻明亮的笔调和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中,体验生存的辛劳……
初夏时,散步也是好的。不必舟车劳顿,不必舍近求远,郊外就好。可以一个人随意走走看看,停停转转,抑或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个盹,发一会儿呆,没有目标,没有目的,没有欲念,没有担忧。也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在这初夏时光里,吟诗对句,虽没有东篱下采菊,南山却是悠然可见的。
散步时,目光是随和的,内心是平静的。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葱茏的绿,生长着,茂盛着,铺天盖地,于微风中翩翩起舞,说不清是绿覆盖了人间,还是人间被绿“劫持”了。鸟儿也没闲着,鸣叫声此起彼伏,宛如自然的和声,让人心旷神怡。一个人行走在这初夏的时光中,似乎打开了一扇放逐心灵的窗户,内心不由升腾起一缕生命的光芒与温情。
我爱这明媚的初夏。
初夏,像是一条缓冲带,抵消春的微寒,承接夏的温暖;初夏,像是一座铁索桥,晃悠悠飘荡荡,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冷热无常的“碧水潭”。初夏,是一个点,出发了,偶尔还能再回来;初夏,是一个结,解开了,就一路扑向阳光。
初夏,是妙曼、婉约的,既没有春的妩媚、秋的深沉、冬的严酷,也没有炎夏的烦躁和闷热。初夏,像慈眉善目的妇人,不温不火,不急不躁,面带喜色,款款而行,总在一颦一笑间,散发出迷人的温情和优雅。初夏,是惬意、迷人、美好的。这种美,说不清,道不明,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和恬静之美。
初夏时,河水似禁闭已久的孩童,呼啦啦灵性起来,活跃起来,涌动起来;原野如铺开的绿毯,一层层深了厚了;天地若澄明的眸子,一天天明亮了。
如此美妙的初夏,最适于读书、散步。一书在手,拥坐窗前,让阳光抚摸肌肤,让书香熏染灵魂,让知识修正笨拙,让美好的情愫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一本好书,就像初夏的风,柔软、微醺,吹送满心欢喜。一本好书,就像初夏的雨,缠绵、多情,传递浪漫温柔。一本好书,就像浅夏的阳光,舒适、温暖,照亮人的心田。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感受平实朴素的文字中投射出的恬静之美;读贾平凹的《自在独行》,在俗世的智慧和生活的趣味中,体味万物的慈悲之心;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生与死、幸与不幸、爱与恨、苦难与幸福中,品味命运之多艰;读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从简单的文字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中,感悟人生哲理;读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在细腻明亮的笔调和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中,体验生存的辛劳……
初夏时,散步也是好的。不必舟车劳顿,不必舍近求远,郊外就好。可以一个人随意走走看看,停停转转,抑或坐在一块石头上,打一个盹,发一会儿呆,没有目标,没有目的,没有欲念,没有担忧。也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在这初夏时光里,吟诗对句,虽没有东篱下采菊,南山却是悠然可见的。
散步时,目光是随和的,内心是平静的。走到哪里,哪里都是葱茏的绿,生长着,茂盛着,铺天盖地,于微风中翩翩起舞,说不清是绿覆盖了人间,还是人间被绿“劫持”了。鸟儿也没闲着,鸣叫声此起彼伏,宛如自然的和声,让人心旷神怡。一个人行走在这初夏的时光中,似乎打开了一扇放逐心灵的窗户,内心不由升腾起一缕生命的光芒与温情。
我爱这明媚的初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