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商州区城关派出所 让“无户”人员有了“身份”
  本报讯(记者 靳天龙)4月23日,商洛市商州区救助站特意为城关派出所送来一面写有“人民公安办实事 为民服务解难题”的锦旗,对城关派出所尽心尽力解决3名滞留救助站的“无户”人员户籍问题表示感谢。
  近期,城关派出所民警在辖区走访过程中,得知在区民政局救助站内有3名滞留人员,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精神和肢体残疾,无法表述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能办理医保,无法享受民政救助。城关派出所立即联系区民政局救助站,详细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指派专门民警负责跟进沟通、核实办理。
  办理期间,户籍民警通过人像比对、血样采集等程序进行排查,分局户政中队积极进行沟通协调,为3名人员开辟绿色通道,协助民政部门解决了特困人员供养、社会救助、医疗保障等方面困难。同时,面对智力残疾人员采集指纹和照片困难的现实情况,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配合下,民警主动上门,提供耐心细致、高效热情的服务,赢得了救助站内其他工作人员的一致称赞。通过两个多小时的认真工作,民警成功为3人采集了指纹信息、上传了照片,确保了他们二代身份证的顺利办理,使其成为商州区“新市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