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与书结缘
书中自有新天地
  朱明富

  我只有初中文化,却异想天开地想写点文字来点缀生活。因为底子薄,我常常借各种书籍来“充电”。后来,镇上有了图书馆,我便成了那里的常客,也因为爱读书,两年前,我被选聘为图书馆的民间馆长。
  初中毕业后,读书于我而言就成了一种奢望。曾经为一本喜欢的书,我四处求借,夜不能寐,如今能与满屋的书籍为伴,简直是上天的恩赐。管理图书馆期间,我阅读了上百本文史类书籍,从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也逐渐打开了写作视野,可以说我是文化惠民的第一个受益者。
  镇上图书馆有各类书籍、图画5000多册,我花了几天时间将十几个大类书籍整理归档,编码摆放,并做好借阅登记工作。图书馆对社会开放后,从小学生到白发老人,从居民到职工,每天都有好多人来办卡借阅。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图书馆成了小区最热闹的地方,大人领着小孩,丈夫陪着妻子,三五成群的中小学生结伴而至,20多个固定座位经常坐得满满的。
  一个周六的下午,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男孩来借书,夫妻俩各自找了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书坐下来仔细翻看,男孩则在书架上来回翻找学生读物。后来,我帮男孩找到了《脑筋急转弯》和《作文入门》两本书。男孩看得特别入迷,还用书上的智力题向父母发起一轮轮“进攻”。看到这一家子“同桌”读书的场面,我从内心感到书屋对他们有多重要,而我更有责任为他们做好服务。
  这之后,每逢周末,这一家三口来图书馆成了惯例,我们也成了“书友”。每次离开的时候,男孩总要礼貌地说一声“叔叔再见”,他的父母也要找一两本农业方面的书带回去。半年后的一个周末,孩子妈妈来还书,一见面就高兴地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儿子这次考试语文全班第一,成绩上到班级前三了,他写的作文还上了黑板报。他爸在山上白及园没来,电视台要采访他,这技术还是看书学到的呢!”听她一说,我心里特别高兴,似乎也有一种成就感。没想到,小小的图书馆不仅让孩子学到知识,获得快乐,还能让农民朋友学到技术,在产业上走出一条致富路。
  有一天,一位姑娘来问我有没有能解决心病的小说,把我弄得一头雾水。每一本书都可以打发时间,忘却烦恼,只要你用心读,用心体会,但要调治心病恐怕只有心理医生了。我倒了杯水给她,姑娘投一感激的微笑。我知道像她这年纪爱看哪些书,就试着拿出《平凡的世界》《人生》之类的书让她挑选。姑娘突然笑了:“你咋知道我就喜欢看这书呢?”“凭感觉吧!”我也笑了。就这样,她也成了图书馆的常客。
  后来有一天,姑娘来还书,她告诉我前段时间和男朋友闹了点别扭,省招生考试也没进入面试,所以心情烦躁,想在书中调整心态,走出苦闷的束缚。她说现在已不再纠结那些不愉快了,正在加紧复习,准备参加下一次招考。我听了真为她高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好书像一艘船,带你驶向彼岸,走向光明”,先哲们说的话只有亲历过后,才能真切地领悟。原来,书中真有新天地。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