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富县鄜城街道办事处 “一招”解决失地经济发展难问题
  本报记者 杨磊
  随着城市建设,城中村没了土地,就缺少了发展产业优势。如何打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延安市富县鄜城街道办事处找到了一条“代养代管”的新路子。
  “2020年,街道办事处统一从外地购回中蜂,每户10箱,价值4000元,12户贫困户的蜂交由合作社统一喂养、管理、技术服务。经过一年的实践,年底,每户分红500元。”4月21日,监军台村村民李高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悉,2016年,李高峰在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成立了富鹿农业合作社,在一条山沟的林地中发展中蜂和珍珠鸡养殖,并吸纳了一些贫困群众进入合作社。
  李高峰说:“分红时征询入股股民,要不要返本,股民们说让合作社继续代养,来年再分红。”
  街道办事处干部安义全说:“另外一项是珍珠鸡代养,共有14户,每户由街道办购回10只鸡苗交由合作社代养,周期为70天,每户返本分红17只成年鸡,平均收益2000余元。”
  莲花村的绒山羊代养也是此种模式。合作社负责人介绍,2020年冬季,合作社利用废弃窑院建起了养羊场,吸纳6户村民入股,每股5只羊,周期为1年,返本分红。
  “怎么才能突破没有土地支撑而新增产业、发展产业,让辖区的老百姓增加收入,脱贫不返贫。富鹿合作社利用废弃窑院、荒山荒沟、林地发展产业,打破了这种‘瓶颈’。而‘代养代管’模式,不仅解放了单一小规模生产经营的抗风险能力,而且为失地村民发展产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鄜城街道办事处主任赵长江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