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省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55万元
本报讯(记者 胡小宁)4月23日,我省渔业渔政工作会议在大荔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020年底,我省水产养殖面积达76.7万亩,水产品总产量上升到16.89万吨,渔业综合产值达54.2亿元,渔民年人均纯收入1.55万元。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出台支持渔业产业发展政策,搞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目前,全省渔业绿色养殖基础已基本形成。
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和11个市、22个县(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规划养殖面积92.1万亩。初步形成陕北无定河、陕南汉江流域稻渔综合种养区,黄河、渭河滩涂池塘精养区、秦巴山冷流水养殖区,以及黄土高原大水面净水渔业和秦巴山区大水面生态渔业的“一山两水三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我省还启动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尾水治理、用药减量和种业质量提升四大行动,升级改造池塘面积近5万亩;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县1个(合阳县),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7家;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8万多亩,创建横山和旬阳2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生产优质稻米4万余吨、水产品3500余吨,带动农民增收2亿余元。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积极出台支持渔业产业发展政策,搞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推进稻渔综合种养等模式。目前,全省渔业绿色养殖基础已基本形成。
同时,省农业农村厅和11个市、22个县(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规划养殖面积92.1万亩。初步形成陕北无定河、陕南汉江流域稻渔综合种养区,黄河、渭河滩涂池塘精养区、秦巴山冷流水养殖区,以及黄土高原大水面净水渔业和秦巴山区大水面生态渔业的“一山两水三区域”产业发展新格局。
此外,我省还启动实施生态健康养殖、尾水治理、用药减量和种业质量提升四大行动,升级改造池塘面积近5万亩;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县1个(合阳县),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7家;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新增稻渔综合种养8万多亩,创建横山和旬阳2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生产优质稻米4万余吨、水产品3500余吨,带动农民增收2亿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