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十四五”期间我省用水总量将控制在120亿立方米以内
本报讯(记者 崔福红)4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大力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基本确立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机制。到2025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12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降低6%和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8。
2020年,我省坚持“节水优先”,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通过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全省全年用水总量90.56亿立方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主线,做好新时期节约用水工作。为实现“十四五”节水工作主要目标,我省将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主线,做好新时期节约用水工作。同时,我省还将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以黄河流域取用水专项整治为重点,严格行业用水定额执行管理,落实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限制水资源超载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区取水许可。
以强化节水指标刚性约束为重点落实总量强度双控。我省以灌区现代化改造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狠抓农业节水增效,以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改造和提高水重复利用率为重点推动工业节水减排,以降低管网漏损和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为重点实施城镇节水降损,以加快节水技术研发推广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持政策制度和市场机制两手发力。我省加快《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立法进程,持续健全完善节水体制机制,同时发挥节水制度政策科技重要支点和杠杆作用,完善合同节水政策措施,加大水价改革力度,扩大第三方节水科技产业市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建设。
将节水纳入公益宣传,规范用水行为。我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节水主题宣传,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快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开展节水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和绿色风尚。
强化节水监督管理考核。我省加快完善水资源总量强度双控办法,推进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完善节水考核机制,推进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深入落实和完善节水评价机制,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项目;开展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情况督导检查,畅通渠道保障公众参与节水监督。
2020年,我省坚持“节水优先”,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通过实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重点地区节水开源、科技创新引领六大重点行动,全省全年用水总量90.56亿立方米,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据介绍,“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主线,做好新时期节约用水工作。为实现“十四五”节水工作主要目标,我省将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主线,做好新时期节约用水工作。同时,我省还将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以黄河流域取用水专项整治为重点,严格行业用水定额执行管理,落实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限制水资源超载地区和地下水超采区取水许可。
以强化节水指标刚性约束为重点落实总量强度双控。我省以灌区现代化改造和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狠抓农业节水增效,以引导企业实施节水改造和提高水重复利用率为重点推动工业节水减排,以降低管网漏损和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为重点实施城镇节水降损,以加快节水技术研发推广为重点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坚持政策制度和市场机制两手发力。我省加快《陕西省节约用水办法》立法进程,持续健全完善节水体制机制,同时发挥节水制度政策科技重要支点和杠杆作用,完善合同节水政策措施,加大水价改革力度,扩大第三方节水科技产业市场,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节水建设。
将节水纳入公益宣传,规范用水行为。我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能宣传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形式多样的节水主题宣传,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快节水教育基地建设,开展节水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带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和绿色风尚。
强化节水监督管理考核。我省加快完善水资源总量强度双控办法,推进建立节水目标责任制,完善节水考核机制,推进将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深入落实和完善节水评价机制,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项目;开展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情况督导检查,畅通渠道保障公众参与节水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