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闲散荒地变“宝地”
  本报记者 韩小珍 通讯员 白宁宁
  清晨,太阳刚露头,扶风县绛帐镇凤鸣村的小麦良种繁育基地里,农户魏金涛已经开着车在小麦地里喷洒农药。伴随着朝阳,农药车驶过的地方仿佛悬挂起一道道彩虹,在周围一片绿油油的麦子衬托下格外显眼。
  “现在是小麦锈病高发季,锈病会对麦子的产量造成很大影响,喷洒农药能预防小麦锈病,提高产量。我干活拿一份工钱,小麦产量提高还能再多拿些分红。”4月12日,魏金涛乐呵呵地说。
  凤鸣村之前一直是散户种粮,还有部分土地因为年轻人外出务工无人种植而闲置。为了不浪费土地资源,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村上于2020年流转附近300多户村民土地900余亩,建成了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实行“订单式”种植,合作社统一种植、统一管理,麦子成熟后,由粮食收购公司以高于市场价的20%定向收购。
  “基地成立后,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便于管理,同时得到了政策支持,又减少了农机具使用费用。附近村民既可以务工赚工钱,还可以拿到分红,真正达到了双赢。”凤鸣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强介绍。
  据了解,该村良种繁育基地小麦和玉米年产量810吨、年产值180万元,目前户均分红2800元以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