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T02版
开启爱鸟护鸟“接力跑”
——我省开展第40届“爱鸟周”宣传活动
    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讲话并宣布活动启动。

  本报记者 黄敏 通讯员 杜扶阳
  “爱鸟始于心,护鸟贵在行。爱鸟护鸟,从身边做起、从你我做起。让我们开启一场爱鸟护鸟的‘接力跑’,传递生态文明的‘圣火’,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一代人接着一代人跑下去,接力跑出一个‘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的美丽陕西,跑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盛世年华。”4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热闹非凡,在我省第40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发出呼吁。
  本届活动主题为“祥鸟出秦岭·绿色十四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出席并致辞。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党双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驻西安专员办副专员贾永毅,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富生出席并讲话。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会长赵德怀宣读了《爱鸟护飞倡议书》。省林业局副局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昝林森主持。
  活动现场,通过标本展示、科普展板、发放保护鸟类知识宣传册和海报等方式,增强广大师生和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了解,普及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鸟类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爱鸟护鸟等生态保护事业中来。
  吴普特指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载着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和优秀人才支持的历史使命,历来重视生态文明教育。今天在校园举办“爱鸟周”宣传活动,就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具体实践。鸟类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是绿化播种能手,也是监测大气污染的飞行哨兵。保护、爱护鸟类,为鸟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党双忍指出,陕西地处中国心脏地带,生态空间特色鲜明,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物种资源。其中鸟类560余种,占全省野生动物种类的71%,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8.7%。多年来,紧盯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目标,不断加大保护修复力度,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陕西”初展秀颜,野生动植物的家园越来越阔气、越来越美丽,吸引了众多鸟儿栖息逗留。黑鹳、彩鹮、中华秋沙鸭等不少“稀客”“贵客”变成“常客”。
  党双忍指出,“秦岭吉祥鸟”朱鹮与秦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组团成为“十四运吉祥四宝”。这既是陕西生态名片的集中展示,也是陕西人生态情感的集中表达。朱鹮从濒临灭绝到涅槃重生,由最初的7只发展到如今的5000多只,这是陕西生态保护事业一道亮丽风景,也是拯救濒危野生动物的世界传奇。今年3月,延安富县葫芦河流域发现朱鹮,意味着“秦岭吉祥鸟”的栖息地向北又扩展了160多公里,朱鹮靓影即将舞动三秦大地。
  党双忍强调,鸟儿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联通官”,携带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穿梭于生态、农业和城镇“三大空间”,在传播种质资源、促进生态修复和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鸟儿还是自然生态文化的“宣传官”,传递自然生态之美,传播尊重自然、修复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我们要当好生态卫士,保护身边的每一只鸟,保护身边的鸟类栖息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人与野生动物共同的家园。
  贾永毅指出,地球是人类的家园,鸟是人类的朋友,丰富的鸟类资源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陕西省抢救性的开展珍稀鸟类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加强朱鹮栖息地保护和野化放飞,朱鹮种群由1981年的7只朱鹮发展壮大到如今的5000余只,成为展示大美陕西的一张靓丽名片,更是全球鸟类保护事业的成功典范。陕西要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为“美丽中国”贡献陕西绿色发展力量。
  李富生指出,吉祥物“秦岭四宝”分别身着“富裕黄”“圣地红”“梦想蓝”“生态绿”运动装,就是寓意奔向新时代、喜迎八方客、同享新生活、共筑中国梦。今天举办的“祥鸟出秦岭·绿色十四运”主题活动,目的就是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用爱心与行动保护生态,呵护生命,共同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让鸟儿自由飞翔。同时,也是为全民全运加油助力,同心同行实施“零碳全运-碳中和”行动,实现“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目标,为建设美丽陕西共同奋斗。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史高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闫祖书,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办公室环境治理部部长王文,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林学院和省林业局相关处室、直属单位等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启动仪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