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做生态空间治理领跑者




陕西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党双忍
鹮舞秦岭,牛俯峰峦,猴跃山间,竞与熊猫晒家园。地球陆地绿色面积增加,表面上是看绿色颜值,而在绿色颜值的背后,则是生态空间扩张。扩张的是森林、草原,发展的是生态生产力,增加的是生态产品,提升的是生态系统功能。包括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蓄滞洪水、维护生物多样性,以及科学探秘、观光旅游、生态康养等。
经过数十年艰苦奋斗,我国已经建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地1.18万处,保护地面积占国土陆域的18%,管辖海域的4.1%。全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物种群、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30%的重要地质遗迹、25%的原始天然林、50.3%的自然湿地和30%的典型荒漠已经纳入自然保护地体系。2018年,全球荒野基金会首席执行官、世界荒野大会主席万斯·马丁表示,“中国爱护荒野自然的举措值得向全世界推广。中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已经转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保护、发展和利用生态空间大格局中,从“绿化祖国”到“美丽中国”,中国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引领者。这是中国制度优势使然。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明确指出,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各级林草主管部门承担林长制日常工作。从“绿化”,到“关注”,再到“目标责任制”,全面建立起以林长制为主体,绿化委员会和关注森林组委会为两翼的中国特色生态空间治理机制。
陕西是中国腹心,在全国生态格局中据C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中举足轻重。在中国保护、发展和利用生态空间大格局中,从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到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陕西是重要贡献者、引领者。经历几十年持续奋斗,陕西在3亿亩国土空间上增加森林1亿多亩,森林覆盖率增加35个百分点,达到45%以上。陕西创造了世界防沙治沙史上的生态奇迹,用草和灌木束缚了流动沙丘,遏制了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进程。陕西是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的策源地,延安是全国退耕还林还草第一市,并由此成为恢复与重建生态空间的典范,在黄土高原心脏地带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生长出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延安。陕西谱写了生态空间治理的“秦岭样本”,打造中央水塔、民族祖脉、物种宝库的“金钟罩”。制定实施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人与秦岭开展三重空间约定,走上互利共赢、和谐共生之路。以秦岭主峰太白山为核心,建立起秦岭自然保护地体系,为生物基因宝库上了“双保险”。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建设、秦岭北麓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使保护、发展和利用秦岭生态生产力迈出新步伐。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我们要深刻领会、扎实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于站在时代潮头,加快“向深绿色进军”步伐,努力把陕西建设成优质生态产品的生产大省,在推动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上领跑全国、引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