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茶园舞春风 指尖留茶香
本报讯(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陈金山)“一叶一心的新芽,品质最好,这种有两三片叶子的也要采下来,制作成不同等级的茶叶,一般四五斤鲜茶可制作1斤干茶。”4月5日,在平利县长安镇兴强茶叶基地,村民刘敏秀说。
连日来,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平利县的茶农们已头戴斗笠、腰挎茶篓在茶园间忙碌起来。村民刘敏秀和乡邻一道,双手翻飞采摘嫩绿的叶尖,随后,轻轻放进随身挎着的茶篓里。
“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到地里采茶叶,一天大概采五六个小时,能挣100元左右。”长期在基地采茶的城关镇龙古村村民冉朝芬说。
“目前,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在100人左右,手脚麻利的每天挣200元,慢点的挣100元。”公司负责人余新强介绍,目前120亩茶园进入采摘期,明前茶从开园到清明采摘时间大概一个月,毛收入达40余万元,加之后面的谷雨茶,一年毛收入有100余万元。
近年来,平利县大力发展茶饮产业,按照“一村一企一园”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把贫困户紧密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全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万亩以上的茶叶基地镇,137个行政村中有55个千亩以上的茶叶种植村。该县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发展目标,带动了全县2.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人均增收1000余元。
连日来,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时,平利县的茶农们已头戴斗笠、腰挎茶篓在茶园间忙碌起来。村民刘敏秀和乡邻一道,双手翻飞采摘嫩绿的叶尖,随后,轻轻放进随身挎着的茶篓里。
“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就到地里采茶叶,一天大概采五六个小时,能挣100元左右。”长期在基地采茶的城关镇龙古村村民冉朝芬说。
“目前,我们每天的用工量在100人左右,手脚麻利的每天挣200元,慢点的挣100元。”公司负责人余新强介绍,目前120亩茶园进入采摘期,明前茶从开园到清明采摘时间大概一个月,毛收入达40余万元,加之后面的谷雨茶,一年毛收入有100余万元。
近年来,平利县大力发展茶饮产业,按照“一村一企一园”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把贫困户紧密镶嵌在产业链条上,全县11个乡镇中有10个万亩以上的茶叶基地镇,137个行政村中有55个千亩以上的茶叶种植村。该县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的发展目标,带动了全县2.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人均增收1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