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治理有效 和美乡村光景好
  本报记者 靳天龙
  2月25日,丹凤县龙驹寨街道办事处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丹凤县龙驹寨街道下辖40个村(社区)、2.3万户9.8万人,辖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有建档立卡户4970户17226人,占全县贫困人口20.6%,辖区有扶贫任务的33个行政村(社区)中,深度贫困村7个。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龙驹寨街道大力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29个帮扶单位和各方力量抱成一团,齐心协力向“贫穷”宣战,辖区贫困村全部脱贫,贫困户全部“摘帽”。
  龙驹寨街道坚持把产业和就业作为群众增收的“牛鼻子”,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引领、稳步推进”的要求,全面打造资峪沟千亩花椒基地、白庄村五味子产业基地、秋树坪千亩天麻基地、油房陈家两个千亩良种核桃基地、西康马炉万亩山茱萸基地、何家店陈家规模养猪产业基地。发展的光伏电站累计分红85.42万元,带动14个贫困村2467户8641人收益。培育马炉红色旅游、大庄艾草、资峪沟花椒、冠山冬枣等产业,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的主导产业,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70%以上。
  积极落实全县就业扶贫政策,龙驹寨街道每年平均转移劳动力就业1.6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0.65万人,累计“点对点”对外输出20次400多人,打造3个就业扶贫基地,稳定就业358人,建成2个社区工厂;积极开发公益岗位1085个,实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发展有组织劳务产业,年平均劳务收入达8800万元。
  龙驹寨街道高度重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在群众住房安全方面,“十三五”期间投入资金950万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房改造634户。
  紧盯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龙驹寨街道不折不扣落实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措施,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及时兑付政策兜底低保资金、救助资金、五保资金,实现“应保尽保”。积极落实生态护林员政策,选聘生态护林员343人,落实生态效益补贴,及时兑现退耕还林补助金,让群众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龙驹寨街道通过挖掘全国劳模、马炉村原党支部书记刘西有同志先进事迹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坚持用刘西有先进事迹滋养思想、激励行为,把学习弘扬刘西有先进事迹激发出的内生动力转化为忠诚担当、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马炉村党支部先后被商洛市委表彰为“追赶超越暨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马炉干部教育基地被命名为全省党员干部现场教学点、全市首批党性教育基地。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龙驹寨街道党工委书记索涛表示,将以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契机,继续立足实际,埋头苦干,紧盯脱贫成果巩固,积极探索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路径,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