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大棚撑起小康梦
    张树富介绍西红柿种植情况。(资料图)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张志林
  2月19日,延安市安塞区砖窑湾镇金盆湾村蔬菜种植大棚基地内一派生机盎然。村民张树富正精心管护着即将上市的蔬菜,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挂满枝头,张树富满脸喜悦。
  “我从2017年开始种大棚蔬菜,黄瓜一茬卖了五六万元,这一茬西红柿下来能卖三四万元。”张树富高兴地说,“以前全靠外出揽工维持生计,如今在家门口就有了稳定收入,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2017年之前,金盆湾村是砖窑湾镇唯一的产业“空白村”。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镇村两级克服集体经济薄弱、技术缺乏等困难,修建起了106座标准大棚,产业发展走上正轨后,村民增收致富的干劲越来越足。
  “原来人均年收入不到一万元,从2018年起我们的收入就翻了几番,贫困村已经脱贫了,贫困户也脱贫了,农民的收入也就高起来了。”金盆湾村党支部书记杜丕万笑容满面。
  自从建成大棚种植基地,金盆湾村就实现了家家有产业、户户有收入、人人有事干,还带动邻近群众投身产业发展,山王河村村民张宝宝就承包了一座大棚。
  “2019年种了一茬黄瓜,到2020年6月卖了9万多元,我现在是银行有存款,手头零钱也不断,生活真是比蜜还甜。”张宝宝形象风趣地说。
  5年来,砖窑湾镇狠抓农业主导产业开发和村集体经济培育,金盆湾村抓住这一机遇,把产业建设作为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建成大棚251座、果园1200余亩,发展舍饲养殖1500余只,实现了户均2亩菜、2亩果、3只羊(猪)、4亩小杂粮的目标,村民收入有保障,乡村振兴之路也越走越稳。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职业化’的路径,紧抓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后整理、乡村社会治理,力争到2021年底,金盆湾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砖窑湾镇党委书记高录元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