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那年的肉香
陈亚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那年腊月二十三祭灶后的第二天,生产队杀了两头专门为社员过年喂养的肥猪。尽管是两头猪,但我们队人多,每人只能分7两肉,我家分了2斤8两。下午,我和弟弟把肉拿回家,就盼着妈妈放工回来,给我们煮肉。妈妈回来却说:“晚饭后再煮肉。”那时肉奇缺,妈妈可能是怕我们空肚子吃得多,过年待客,肉不够用,也可能是怕我们不好消化。
晚饭后,妈妈洗肉,切肉,我们一直围在她身边。她怕我们冷,几次让我们到热炕上去,我们都没有离开。直到妈妈把肉放进锅里,出好了油,给肉放了调料,倒了醋,香味钻鼻子了,她又说:“现在肉快熟咧,我娃到炕上去。”我和弟弟才爬上炕。可那越来越浓的香味诱惑着我们,让人无法安心坐着。于是,我趴在炕沿边,看着那随着风箱的拉动而忽明忽暗的火光,看着被火光映红的妈妈的笑脸,看着锅里不断冒出的团团缭绕的蒸气,贪婪地闻着诱人的肉香,只盼着锅里的肉快点熟。
终于,妈妈揭开了锅盖。哇!香味扑满整个屋子,弟弟着急地喊:“妈!”妈妈用筷子在锅里搅了搅,夹起一块肥肉,轻轻吹了吹,伸长胳膊,喂到弟弟的嘴里,又夹了一块喂给我。肉有点烫,我一边不停地吸着凉气,一边把肉在嘴里来回倒。那肉真香,又软又滑,肥而不腻。那时,我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巧的厨师了,她喂我的那一块肉是世界上最香的肉。现在回想起来,满口生津,余香犹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吃肉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
那年腊月二十三祭灶后的第二天,生产队杀了两头专门为社员过年喂养的肥猪。尽管是两头猪,但我们队人多,每人只能分7两肉,我家分了2斤8两。下午,我和弟弟把肉拿回家,就盼着妈妈放工回来,给我们煮肉。妈妈回来却说:“晚饭后再煮肉。”那时肉奇缺,妈妈可能是怕我们空肚子吃得多,过年待客,肉不够用,也可能是怕我们不好消化。
晚饭后,妈妈洗肉,切肉,我们一直围在她身边。她怕我们冷,几次让我们到热炕上去,我们都没有离开。直到妈妈把肉放进锅里,出好了油,给肉放了调料,倒了醋,香味钻鼻子了,她又说:“现在肉快熟咧,我娃到炕上去。”我和弟弟才爬上炕。可那越来越浓的香味诱惑着我们,让人无法安心坐着。于是,我趴在炕沿边,看着那随着风箱的拉动而忽明忽暗的火光,看着被火光映红的妈妈的笑脸,看着锅里不断冒出的团团缭绕的蒸气,贪婪地闻着诱人的肉香,只盼着锅里的肉快点熟。
终于,妈妈揭开了锅盖。哇!香味扑满整个屋子,弟弟着急地喊:“妈!”妈妈用筷子在锅里搅了搅,夹起一块肥肉,轻轻吹了吹,伸长胳膊,喂到弟弟的嘴里,又夹了一块喂给我。肉有点烫,我一边不停地吸着凉气,一边把肉在嘴里来回倒。那肉真香,又软又滑,肥而不腻。那时,我觉得妈妈是世界上最巧的厨师了,她喂我的那一块肉是世界上最香的肉。现在回想起来,满口生津,余香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