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年俗拾趣

  徐建国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寒风萧萧,小院一隅数枝梅花蓦然绽放。粉色的花瓣沁出幽幽暗香,飘来新年第一缕芬芳。
  《尚书·舜典》云:“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随着农耕文明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黄河流域,亦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新春佳节,人们祭祀祈福、亲人团圆、备耕春种,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三秦儿女和全国人民一道,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谱写了一曲英勇无畏的抗疫之歌。逆境中,三秦儿女抓经济、促发展,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5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是了不起的成绩。
  三秦大地,南北跨度上千公里,地貌复杂多样,有高原,有平原,有山地。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理,不同的物产,造就迥异的文化风俗。在陕北和关中地区,人们一日三餐以面食为主;陕南地区,山清水秀,盛产水稻,三餐以大米为主食。过年了,传统风俗在三秦大地上演绎精彩,成为寒冬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看,黄土高原,激昂的锣鼓敲起来了。一位扎着白羊肚毛巾的伞头,夸张地走起“之”字步,引领一群男女扭起喜气的大秧歌,一把把折扇像彩蝶般在空中翩翩起舞,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窑洞粉刷一新,大门口贴上了喜庆祥和的春联,窗户贴上了大红的剪纸。炖羊肉、黄米糕、油馍馍……各色美食香气四溢,氤氲了每一个小院、每一处沟壑。
  瞧,八百里秦川,高亢的秦腔吼起来了。神话传说、王侯将相、英雄豪杰的故事传唱了千年,乡亲们听着艺人精彩的弹唱,时而若有所思,时而跟着哼唱。华山脚下,老腔传承人奋力敲击板凳,铿锵的击打声连绵不断,豪迈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肉夹馍、臊子面、葫芦鸡……每家每户献上拿手菜,心里装下满满的幸福。
  听,秦巴山区,动听的山歌唱起来了。悠扬的歌声带着清新的山野之风,久久回荡在村庄、茶园、山林之间。一对青年男女正在互诉衷肠,希冀美好的生活。屋檐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白色的蒜瓣,一串串高高挂了起来,迎接八方宾客的光临。火塘口,腊肉熏得乌黑油亮,一阵香气袭来,煞是馋人。打糍粑,舞龙灯,跑旱船,年味越来越浓,小孩子吵着,跑着,追着……
  冬渐远,春将至,新芽在柳条上悄悄萌发,小草在泥土里蓄积力量,大雁在等候北归的春风。不久,苍茫的黄土地又会重现蓬勃生机。四季轮回,自然万物生生不息,必将激励三秦儿女豪情满怀奔向新征程。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愿三秦儿女都有一个好的心情,待到春回大地时,一起去看陌上花开的美景。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