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羊有寄生虫怎样辨别和治疗

若无特别寄生虫情况下,放牧羊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圈养羊一年驱虫两次。若有特别的寄生虫需要针对性用药,先要学会辨别对应的寄生虫:
1、肝片吸虫
羊感染肝片吸虫的症状有:羊逐渐消瘦、羊毛杂乱,偶尔有腹泻、贫血、下颌水肿,有时也发生胸、腹下水肿。早期肝脏表面有小米粒或者条纹状,后期肝脏肿大、变硬。
治疗:肝满净,按每5公斤体重1毫升,7~15天驱虫一次。驱虫后使用舒肝健胃散,按每公斤体重1~2克拌料或者兑水让羊饮用,连用3~5天,使羊更快恢复健康。
2、绦虫
羊感染绦虫刚开始消瘦、粪便变软,后发展为腹泻,粪便中含有黏液和节片。
治疗:吡喹酮,按每公斤体重25~40毫克使用。
3、囊尾蚴
羊生前诊断比较困难,一般在死后解剖发现。呈囊泡状,黄豆大或鸡蛋大,囊壁乳白色。
治疗:吡喹酮,按照每公斤体重50~70毫克,与液状石蜡按1: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两次间隔1天肌肉注射。
4、脑包虫
羊感染脑包虫典型症状就是转圈运动,转圈运动的方向与寄生虫部位是一致的,即头偏向病侧,体温升高。失明,吞咽困难,跪着吃草的,喜欢抬着头。
治疗:手术治疗。
5、线虫
病羊症状是高度贫血、身体逐渐衰弱、毛粗乱,严重的有拉稀症状,并且羊粪便有虫体。
治疗:驱虫五合一,按照羊只体重每25公斤注射1摩尔,7~15天后再注射一次。
6、肺丝虫
羊早期咳嗽、干咳、流清鼻涕,常被误认为感冒。大叶性肺炎后期会流铁锈色鼻涕。
治疗:驱虫五合一,按照羊只体重每25公斤注射1摩尔,7~15天后再注射一次。
7、球虫
主要感染小肠,造成羊拉稀,拉黑色粪,严重的粪便里面有血丝。
治疗:地克珠利。
8、螨虫
羊皮肤一块一块地脱毛。
治疗:废机油涂抹,或者伊维菌素注射,或者使用双甲脒药浴。
9、蜱虫
蜱虫容易发现,扒开羊毛就能找到,常见在羊耳朵后面容易隐藏的地方。蜱虫对羊造成的危害在于贫血,不仅如此,蜱虫是很多疾病的传播媒介,所以需要引起重视。
治疗:甘油+双甲脒。(陈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