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写在延安脱贫攻坚收官之年
    退耕还林后的吴起县。

  薛海瑜 李晨程 文/图
  11月20日,随着今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脱贫退出工作结束,延安市剩余4934户8441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清零。至此,延安市20.52万贫困人口全面告别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延安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延安精神向贫困宣战,举全市之力,硬仗硬打,力求做到“村村过硬、户户过硬、全面过硬”,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今年64岁的李树和是吴起县的脱贫致富带头人。年轻时,他不甘贫穷,敢闯敢拼,成立了吴起县胜利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发家致富后,他不忘家乡人。2016年春季,李树和抓住吴起县委、县政府发展家庭林场推进生态扶贫的良好机遇,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全部投入到老家荒山的植树造林上,在家乡成立了吴起县树和家庭林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采取“支部引领、公司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承包村林场2.5万亩,累计投入资金680余万元,激活土地要素潜力,探索推动“三变”改革,依托家庭林场产业化模式造林扶贫,让30多户16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奔小康。
  延安市坚持产业扶贫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不懈推进退耕还林“绿色革命”,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112.8亿元。全市80%以上农民受益,带动了苹果、红枣、花椒、核桃等经济林的发展,覆盖43%的有劳动力贫困人口;林业政策性补偿惠及贫困户16.6万户,兑付资金2.93亿元;聘用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9652人次,户均增收4389元,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阿寺村位于洛川县永乡镇,曾经是个地薄人穷的村子。如今,苹果树已栽遍了洛川的整个塬面,栽进了延安的山山峁峁,成为洛川和延安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真正把生态财富变为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近年来,阿寺村坚持以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行矮化密植建园,加快全产业链配套,深入挖掘苹果文化内涵,积极推进苹果与旅游融合发展,着力促进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迈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村上建成高标准采摘园400亩、农家菜园50亩,开办农家小旅馆38家、农家乐12家,带动就业创业59人。其中贫困户6人,年人均增收7200元。有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阿寺村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样板,2018年获评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延安市坚定不移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累计发展苹果产业近400万亩,5.66万户15.46万贫困人口享受了产业帮扶,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93.9%,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产业就业全覆盖。
  2017年以来,延安市深入推进以苹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后整理,累计建成4.0智能选果线103条,冷气库储存量达147万吨。延安市全力打造“洛川苹果”“延安苹果”两个区域公用品牌,“洛川苹果”以687亿品牌价值位居全国水果类第一,“延安苹果”注册仅三年位列2020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三名。延安健全企业和果农利益联结机制,深挖产业后端增效带增收的市场价值,让贫困户在全产业链分享增值收益。
  延安市全方位发力,从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到公共基础设施均取得了显著成果。教育扶贫方面,创新推行“双线三单四强化”管理模式,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全链条学生资助体系,精准资助贫困学生12.85万人次,发放资金9831.11万元,全市贫困家庭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实现零辍学。
  医疗救助方面,建立健康扶贫“三重”保障机制,全面推行贫困人口在市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80%。签约服务慢性病贫困人口43307人,慢性病门诊救助84348人次,救助费用1533.04万元。全面推广“医生动、设备动、技术动、信息动,群众不动”的“四动一不动”县镇村医疗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了全市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全覆盖。
  住房安全方面,易地扶贫搬迁1.5万户4.9万人,入住率、腾退率均达到100%,落实易地扶贫搬迁“1+7”后续帮扶政策体系,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实施危房改造3.1万户,建立了系统完备的危房改造技术指导支撑体系,编制土窑洞和砖石窑洞危险性鉴定2个技术导则、土窑洞接口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2个技术指南,推广特色民居建设和危窑危房加固维修2个技术图册,农村住房安全问题全面“清零”。
  基础公共设施建设方面,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4594处,供水保证率达到90%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全部达标。实施农网工程2055项,新改建通村沥青(水泥)路2100公里,维修整治“油返砂”路段1976公里。1784个建制村硬化路和客车通畅率、4G网络覆盖率、电力入户率均达100%。693个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动力电覆盖率100%,人居环境全部达到干净整洁基本要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灾情影响,延安市扎实开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行动和对标补短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巩固脱贫成果10项长效机制。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充分发挥全市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作用,前移防返贫风险预警预判关口,加强返贫监测动态帮扶,对边缘易致贫户492户1299人、脱贫不稳定户373户1055人,逐户落实了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无一人返贫致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延安市将一如既往发扬延安精神,保持昂扬斗志,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