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服务到村 指导到户 精准到人
“金剪子”来了,烦心事没了
  本报记者 程立忠 通讯员 赵宝琦
  “喂,赵老师吗,啥时给我家剪树呀?”
  “下午就来了,你那两亩地就是半晌功夫。”
  12月16日,眉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下称指挥中心)举办的“眉县高素质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冬剪技术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刚一结束,高级农艺师赵骅冬的电话声就响了起来。由专家教授、高素质农民等组成的“眉县高素质农民助力脱贫攻坚冬剪技术服务队”活跃在贫困户的田间地头,再次烧起猕猴桃树冬剪这把“火”。
  眉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成立于2017年。他们坚持技术“服务到村、指导到户、精准到人”的总体要求和“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新型服务理念,迅速行动,制定工作方案,组建服务队伍,健全工作机制,严格督查问责,推动了全县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了解,不少贫困户缺乏猕猴桃树作务管理技术,特别是猕猴桃树冬剪技术不过硬,取掉结果枝,留下多余枝,为来年猕猴桃丰产丰收设置了技术障碍。指挥中心抓住猕猴桃树冬剪最佳时期,组织由80名高素质农民、职业农民为主要技术力量的冬剪服务队,对全县75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以栽植猕猴桃树为致富产业的4925户贫困户手把手培训冬剪技术,以此提高他们冬季猕猴桃树管理水平。
  12月17日,记者在营头镇红河谷村冬剪现场看到,30余名“农科能人”顶着风雪对贫困户边讲解边剪枝。“我务了两亩猕猴桃树,每年果小客商不愿意收,不知道啥原因。”“盛果期猕猴桃树一般留四五个结果枝就行了,你舍不得剪留了10多个,只能结‘弹球果’,哪个客商也不愿意收。”职业农民赵西宽对红河谷村贫困户白宽娃提出的问题耐心地解答。
  据了解,4年来,眉县“金剪子”技术服务队累计为全县产业贫困户指导猕猴桃树冬剪3.21万亩,增收4680万元。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