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幸福的路要自己走”
    张同科为病人做康复辅助治疗。

  本报记者 韩小珍 通讯员 谢丹 文/图
  “志气树立起来,观念更新了,致富的办法和干劲自然就有了,幸福的路要自己走。”近日,岐山县益店镇张侯村贫困户张同科在道德讲堂上铿锵有力地说。
  张同科母亲早逝,哥哥老实本分,弟弟是聋哑人。初中没毕业,张同科就辍学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后来,张同科娶妻养女,让家人吃饱穿暖成了他最大的愿望。45岁时,张同科在私人作坊打工,不幸被轧了双手,造成双手残疾,这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2014年,张同科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残疾人补贴,村里还为他申请了低保和临时救助,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可妻子身体不好,女儿上学需要钱。张同科想:“全家人都指望着我,我不能就这样坐等国家接济过日子。”
  张同科抱着尝试的心态,走进岐山县医院大门,想找一份搬运药品、打扫卫生的工作。恰巧遇到一位脑出血患者的家属,因单位有急事正在寻找护工,张同科自告奋勇上前介绍自己。患者家属焦急之下便把他带进病房,交代一番就走了。就这样,张同科挑起护理瘫痪老人的担子,他用双手夹住扫把打扫卫生,夹着勺子喂水喂药、换洗衣服。忙到午饭时才发觉患者家属走时忘了给生活费,但他没多想,掏出自己节省下的钱,为老人买来饭菜,用两只手夹紧筷子为患者喂食。良好的口碑、医生的推荐和家属的引荐,让找他代理护工的活儿多了起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学习,张同科不仅能熟练做好常规护理工作,还能根据病人的情况,为病人做简单推拿按摩、康复辅助治疗。
  2015年,在镇村和岐山县残联的帮助下,张同科招收12名残疾人和家属,成立了残疾人阳光护工队。经过护理知识技巧培训,队员护理服务周到、深受好评。两年后,张同科和队员在岐山医院做得小有名气,宝鸡周边也有人邀请,工作范围由过去单一护理患者,延伸到为10余家医院介绍护工,帮重度病人推荐家庭保姆等诸多服务领域,护工队穿梭在宝鸡市五六个县域之间。张同科不但自己站立起来,实现了养家糊口的愿望,还引领更多人自力更生走上致富路。
  2019年是张同科丰收的一年。在岐山县益店镇举办的脱贫攻坚典型示范户综合表彰大会上,张同科作为脱贫致富典型走上领奖台,戴着大红花捧回了证书。女儿也读完大学,学护理的她最终和父亲一样,选择为病人分忧,希望帮助更多的人。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