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四字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杨磊 钟茜茜
盛夏时节,在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大棚扶贫产业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在骄阳下熠熠生辉。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茄子装箱,这是化子坪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化子坪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强基”工程,按照“建强基层组织、盘活资产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示范引领”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工作举措,引领镇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项目谋划上把握一个“准”字。坚持“一村一规、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该镇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一期投资490余万元,为杨园、石山等6个贫困村新建五代大棚32座,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二期投资420余万元在建30座,预计10月初投入使用。
操作程序上凸显一个“严”字。该镇在项目规划、土地流转、大棚建设、清产核资、收益分配过程中,坚持信息公示公开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做到了“凡事必上会、用钱必公示、分配有方案”,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利益链接上突出一个“带”字。为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该镇在大棚发包过程中坚持“四优先”原则,即优先承包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边缘户和产业空白户。一期共落实种植户26户,其中贫困户22户,移民搬迁户10户,实现了长短两项产业的结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40人,户均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
经营管护上体现一个“责”字。该镇进一步完善扶贫资产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明晰产权归属、强化经营管护,确保扶贫资金建设的项目保值增值,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工作通报问责考核制度,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
盛夏时节,在延安市安塞区化子坪镇张岔村,大棚扶贫产业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在骄阳下熠熠生辉。种植户们正忙着采摘茄子装箱,这是化子坪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化子坪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强基”工程,按照“建强基层组织、盘活资产资源、加大扶持力度、注重示范引领”工作思路,积极主动作为,强化工作举措,引领镇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项目谋划上把握一个“准”字。坚持“一村一规、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该镇整合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一期投资490余万元,为杨园、石山等6个贫困村新建五代大棚32座,目前已经投入使用;二期投资420余万元在建30座,预计10月初投入使用。
操作程序上凸显一个“严”字。该镇在项目规划、土地流转、大棚建设、清产核资、收益分配过程中,坚持信息公示公开制度,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做到了“凡事必上会、用钱必公示、分配有方案”,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利益链接上突出一个“带”字。为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该镇在大棚发包过程中坚持“四优先”原则,即优先承包给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边缘户和产业空白户。一期共落实种植户26户,其中贫困户22户,移民搬迁户10户,实现了长短两项产业的结合,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40人,户均实现纯收入5万元以上
经营管护上体现一个“责”字。该镇进一步完善扶贫资产的管理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明晰产权归属、强化经营管护,确保扶贫资金建设的项目保值增值,长期发挥效益。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研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工作通报问责考核制度,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