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高原红

  􀳀成繁军
 
  富县,古称鄜州,位于延安市南部,属渭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这里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数不清的矿产资源、看不尽的名胜古迹、赏不完的山川美景、品不够的奇珍异果。然而,最有名的当数高原红富士苹果。
  从地理位置上看,富县分为洛河以东的交道塬,葫芦河西南的寺仙塬、南道德塬和五指塬。羊泉塬在五指塬中间,故称中指塬。中指塬海拔1100米左右,是黄土高原苹果优生区。这里盛产的红富士苹果,因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果品质量佳而享誉大江南北。每年春天,农人忙着拉枝扭梢、疏花疏果,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成为陕北高原一道独特的风景。
  初夏,清风从陕北大地吹过,天空一望无际。从鄜州城南教场出发,穿过被茂密森林覆盖、绿色屏障环绕的盘山公路,上了太奇坡便进入了中指塬。在中指塬,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被眼前的景色所震撼,仿佛置身世外桃源,陶醉其中。
  中指塬包含从太奇村一路向北40余里至永川府村为钳二塬面。车子进入邓家坡村,再转一个大湾,从缑家湾村南下70余里到王家湾村和杨家塔村为羊泉塬面。从羊泉镇东南方向的侯家庄村南下30余里到串坡村和富村,即走完吉子现塬面。沿着三大塬面四处游玩,整个中指塬一览无余。偌大的塬面不断向外延伸,带动了更多的山川峁梁、沟坎硷畔发展。
  车子行驶在笔直的柏油路上,两边是一望无际的果树林。一排排,一方方,一片片;块连块,坡连坡,村连村。整个中指塬被花海包围,到处飘荡着欢乐的笑声和悠扬的歌声。无论你走进哪一片果园,总能看到果农们忙着疏花疏果,不亦乐乎。各色花儿竞相开放,点缀着这片黄土地,就像天上的繁星。
  走进咀上村的一片苹果园,主人宋随平热情地倒茶拉话,满心的喜悦溢于言表。宋随平告诉我们,种植红富士苹果已有二十余年,苹果产业让他和乡亲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过去,宋随平一大家十几口人挤在阴暗潮湿的小院,但现在都搬进了宽敞舒适的四合院。这个季节,正是疏花疏果的关键时期。为了赶时间,宋随平从外地雇了6个工人来帮忙。他算了一笔账:每人一天120元的工钱,需要5天才能打理好20亩果园,总共是3600元的劳务费。不过,这笔费用花得值,如果错过了果子生长期,将影响秋季果品的卖相和价格,损失少则几万元,多则十几万元。
  听说苹果树的枝干可以做筷子,我们怀着好奇心走进一家果木公司。原来,这家公司从果农手中收购修剪废弃的苹果树枝干,生产了各种型号的筷子。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人员鉴定,苹果木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用苹果枝干做筷子可谓是“变废为宝”。公司负责人任育军介绍,每年废弃的苹果树枝干可以生产1000万双木筷,等于减少了283立方米木材的消耗,保护了2万棵树木。这样一来,既减少了枝干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又促进了果农增收。
  漫步在中指塬苹果园,闻着花香和泥土的气息,看着果农们幸福的笑脸,听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乐章,使人心旷神怡,感慨万千。这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还是黄土高坡的荒漠贫瘠之地,如今是高原绿坡放眼望,片片绿洲铺锦绣,男女老幼齐上阵,同心协力奔小康。
  走出中指塬,走不出的是对这里的留恋与向往。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奇迹的人们,像他们种植的高原红富士苹果一样,芳香四溢,魅力无限。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