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瞿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瞿家大院建筑上的雕花古香古色。

瞿家大院古朴大气。
  本报记者 姚远
  “2014年我开始接手瞿家大院修复工作。”5月20日,宁强县千山茶业公司董事长王有泉说,目前瞿家大院已恢复往昔风貌,重新焕发生机。
  瞿家大院,位于宁强县青木川镇北约一公里的东坝村,是清道光年间的古建筑群。几经沧桑,瞿家大院亟待修缮与保护。王有泉慧眼识“物”,经过6年的修复,古建筑于今年5月风采再现。
  据碑刻记载,瞿氏一脉源于山西省洪洞县,明成化十三年(1478年)移至甘肃武都,八世祖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移居青木川镇,距今已有355年。
  碑刻还记载:清道光年间,瞿氏先祖耗银8000余两修建瞿家大院,形成东院、西院、中院、祠堂等院落,现存房屋53间,占地3290平方米。附属不可移动文物有:家族墓地、瞿家沟栈道、瞿氏山寨遗址、生产消防渠等,另有可移动文物数十件。
  瞿家大院是典型的四合院型两进院落,传统悬山顶,手工雕花脊,屋面采用人字形小板瓦,主体为抬梁式木结构,墙体采用骨架镶嵌木板或土坯结构模式。走廊、窗扇皆雕以人物故事、飞禽走兽、卷草花卉,栩栩如生;门楣、角牙、门墩、柱础也采用水波纹饰;天井院落用石板铺就,四角各有石缸一口,雨小接存防火,雨大与下水道相通。
  廊檐台阶用条石砌筑,并与所有院落呈回字形连接,走遍庭院不淋雨、不湿脚;几个院落大小天井,四周屋面的雨水归落一处,此谓“四水到堂”,有聚财之意。整个建筑群落布局合理、雕工精良,方便家族老幼相互照应,突出儒家推崇的治家理念。
  民国时期,瞿家贤能女子瞿瑶璋嫁给了当地名人魏辅堂。魏辅堂为迎娶瞿瑶璋,专门修建了一座魏氏庄院。魏辅堂正是受到瞿家大院建筑的启发,才把魏氏庄园修得恢宏气派,得以保存至今。
  时至今日,瞿家大院虽维持着基本规模,但后人已无力对饱经风雨的旧宅进行维修。2008年汶川地震更是给瞿家大院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修缮瞿家大院,迫在眉睫。
  王有泉曾当过老师,爱好写诗歌。在修复瞿家大院之前,他去各地“取经”,汇聚各方人才,组建团队,把大院的角角落落拍照存档,做到修旧如故,恢复原貌。
  在修复古建筑之初,王有泉承包了瞿家大院周围500亩土地种植茶叶,把公司主导产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走茶旅融合的致富路。2018年7月,瞿家大院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全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