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繁花开满扶贫路


张新龙 文/图
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镇的李家寺村位于沟壑交错中,常彦东就在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里扶贫。
2017年7月,常彦东被县委党校下派到李家寺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李家寺村虽是一个非贫困村,但却有168户388名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多,但又因为不是贫困村就很难享受到一些扶贫政策。
面对这种特殊而又尴尬的局面,常彦东肩上的担子不轻。驻村扶贫中的扶贫干部不是舞台上说念唱打,丝毫来不得花架子。常彦东就是在“5+2”“白加黑”的常态下开展李家寺村的脱贫工作的。
“其实在我驻村之前,村上已经有了主导产业,只是带动效果不明显。”一向豪爽的常彦东在谈到驻村帮扶成果时表现得极为慎重。他将自己所付出的艰辛一笔带过。但实际情况是,他将李家寺村山地苹果在原有的800亩基础上扩展到目前的2300余亩。
“这一块是我来之后新栽的,那一块已经到了盛果期……”站在沟峁上,常彦东指着分布在沟壑埝畔的果树说。当他看到被霜冻侵袭后,摇曳的枝头还有黄豆般大小的果胎时,他笑出了声。
“还好还好,不会绝收。”在转了几座山头后,他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而眼前新栽的这1000余亩山地苹果,是李家寺村168户贫困户脱贫的希望。
和诸多的陕北农村一样,小米也是李家寺村的主导产业。为了能够让群众的小米卖出去,常彦东先后多次寻找不同的销售路径,最后联系到米脂县青创联盟电商平台,签订了销售订单。2019年,在粮食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他以每斤3.5元的价格为村上销售小米5万余斤。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常彦东谈到驻村扶贫工作时,说得最多的是“一定要建强村级党组织。只有强大村党支部的引领作用,才能把大家的心聚到一起,才能干成事。”为此,常彦东还带领村三委班子和村小组长20多人去高西沟参观学习党建引领发展农村建设,去赵家峁学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模式。
驻村3年来,在建强村级党组织的主导思想下,常彦东开展了推动精准扶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民办实事以及提升治理水平等工作。从2017年驻村,李家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时,他多次到扶贫办、发改局、农业局、财政局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先后为村子硬化生产道路18.6公里、果园产业路5公里;于2018年年初修建拦河坝一座,使全村老百姓蔬菜地灌溉问题得以解决;5月份建成了李家寺村文化广场;安装了58盏太阳能路灯。
2018年7月,村上开始将闲置的学校改造成幸福院,2019年已经投入使用,解决了部分孤寡老人的吃饭问题,也解决了这些老人子女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2019年,常彦东争取了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便民桥三座、文化墙,同时村级标准化卫生室也开始正常运营。
“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养殖业和种植业方面做进一步拓展,建立养殖场和设施农业大棚,让李家寺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打好产业基础。”常彦东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