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黄龙县三岔镇:苹果产业后整理让百姓尝甜头
  本报讯(杨磊 通讯员 王华 刘文峰)5月7日,在黄龙县三岔镇的昊龙果业,工人们正在选果线旁熟练地包装苹果。
  “选果线每小时能筛选3到4吨苹果,不但节省了人力,还提高了分拣效率,苹果品质也有了保障,可以直接面向高端市场。”果库负责人罗龙龙说。
  据陕果集团黄龙基地技术科科长郭邦青介绍,今年基地已经通过选果线分拣20万公斤苹果,全部出口到菲律宾等国外市场。苹果从按斤卖变成了按个卖,很受顾客欢迎,近期还将继续分级分选25万公斤优质苹果。
  随着苹果市场行情回暖,三岔镇包括昊龙果业在内的4家果库每天都加班加点,果商和果农瞅准时机大量出售储存在库里的苹果,分拣、包装、出库,忙得热火朝天,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去年行情不好,苹果放在地头2.5元1斤,果商还挑三拣四不想要。多亏及时听了镇村干部的建议,把苹果入了库。”4月底,梁家山村果农赵加军每公斤苹果卖了6元,2万公斤苹果除去库费比在田间地头卖收入整整增加了1.4万元。
  近年来,三岔镇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广播、发放宣传彩页、召开推进会等形式大力宣传苹果产业后整理,群众参与后整理的意识大大增强。当年全镇果农共入库苹果2680吨,目前已出库80%。看着出库苹果价格一天天攀升,直到现在的每公斤7元左右。群众意识到不仅要科学管理果树,更要跟上后整理的步伐,才能实现优果优价。
  为推动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助力增收,今年三岔镇通过争资引项在三岔村建设有机肥厂1家,在李家庄村和木昌桥村建设矮化苹果示范园2家,在梁家山村修建千吨级冷库1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快苹果产业发展步伐,通过前端抓管理、后端抓整理、全产业链抓增收,最终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标。”三岔镇副镇长刘建平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