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父子上阵齐战贫


翁龙航 通讯员 贾冰 文/图
“唉,损失这么多,孙子孙女的学费生活费可咋办呀。”80岁的杨贤军望着死掉的猪止不住地叹气,脸上满是愁容。
杨贤军是三原县独李镇黄李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两口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儿子杨建英患有脑出血后遗症,孙子孙女一个上大学,一个上职校。家庭开销大,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儿媳妇,也因为要照顾老人和丈夫不能外出务工,只能在周边打打零工,补贴家用。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杨贤军父子俩跟着村里不少村民都搭上了产业致富的“顺风车”。自从张波任黄李村第一书记后,他便经常去贫困户家里走访,了解到杨贤军父子发展的养猪产业,他鼓励说:“大爷,咱脱贫最重要的就是精气神。我看您精神头足,养猪致富嘛,只要好好发展,我们肯定全力支持。有啥困难您跟我说,咱一起想办法。”
张波心里总是记挂着杨贤军父子,他隔三岔五就去跟父子俩聊天。他深知,脱贫最重要的是扶志,只有不断坚定信心,才能从根本上脱离贫困。张波的耐心和热情赢得了杨贤军的信任。老杨因为年迈和疾病,老两口和儿子对生活充满了不自信,有时候有些收益也总觉得是运气好,下次可能就不行了。于是张波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加油鼓劲,和他们交流其他贫困户发展产业取得的成效,普及镇上的产业帮扶政策,邀请他们去同村发展产业户里“取经”。
“爸妈和我身体都不好,做不了重活。听到我爸说要发展养殖业,其实我也吓了一跳,一直以来总觉得心里不踏实,但是张波总来给我们做思想工作,鼓励我们,又给我们普及知识,我这心一下就安定了。”杨建英说。
听说了杨贤军父子的苦恼,张波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赶到他家了解情况。原来,因为缺乏技术,今年猪死了七八头,损失很大。好不容易树立起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杨建军父子又紧锁眉头。张波和父子俩多次谈心,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又查询养猪书籍、咨询养猪技术人员,和他们分析这次猪死亡的原因,交流养猪的经验,并多方联系为他们争取了3000元的产业扶持基金。
“好不容易有点盼头,这次损失又这么大,我和建英是真的没有信心了,但是张波一直没有放弃我们,一直鼓励我们,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张波都没有放弃,我们更不能放弃。”杨贤军说。
在张波的努力和多方协调之下,杨贤军父子俩的养猪产业继续发展起来了。2019年养殖的50多头猪年底全部出栏,收入10多万元。今年,他们又养殖了80多头猪,同时在张波的建议下带动村里面有想法的村民一起讨论养殖经验,一起发展生猪养殖。杨贤军父子俩人眉头也舒展开了,眼里满是对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