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基层见闻
小产业 大变化
  谢宁 本报记者 刘晓林
  穷了半辈子,曹建盈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可以站上脱贫致富的领奖台。
  “我家现在有5亩苹果、6亩核桃、10亩花椒,都进入了盛果期。去年苹果收入2.2万元、核桃收入1.8万元、花椒收入3.5万元。再加上平时打零工和孩子务工的收入,全家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曹建盈高兴地说。
  曹建盈是澄城县冯原镇居安村村民,家里六口人,曹建盈夫妻和四个儿女。几年前,曹建盈发过愁,全家20多亩地,一直都是种玉米,收益很低。再加上孩子上大学费用高,家庭贫困,被评定为贫困户。一段时间曹建盈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后来,帮扶干部鼓励曹建盈要眼光放长远,必须发展长效产业。结合他家实际,扶贫干部制定了栽植苹果、核桃和花椒三项产业,增加他家的经济收入。
  2016年,扶贫干部帮助曹建盈申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专门用于发展产业。先后发展了5亩苹果、6亩核桃和10亩花椒。2017年又将他纳入了村集体樱桃产业示范园。有了产业,技术成为当务之急。村上先后组织了20多次产业技术培训,曹建盈带着妻子每期积极参加。短短半年,曹建盈从产业“小白”成了技术能手。现在,说起苹果、核桃和花椒的修剪喷药、疏花疏果、套袋施肥等技术,曹建盈讲得头头是道。
  2017年,对曹建盈来说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家里最小的女儿曹茹洁在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进入省人民医院成为见习护士。至此,家里三个孩子都参加了工作,家中收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后,曹建盈又申请了易地搬迁安置。在澄城县冯原镇丰禾园安置小区,记者再次见到曹建盈时,他已不是那个愁容满面、为贫穷所迫的汉子了。
  沐浴着产业扶贫的春风,曹建盈腰包鼓了、心气足了,说话也有了底气,对未来的生活也更有信心了。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