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小小羊肚菌 孕育好前景
    李卓(左)正在为农户讲解羊肚菌的种植要领。

  孟星辰 通讯员 冯江慧 毕波波 文/图
  在洛南县柏峪寺镇茶房村,有这样一名青年:凭借灵活的头脑、开阔的眼界和不服输的闯劲,依托羊肚菌产业,成为秦州惠达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如今,不仅他家脱贫致富,他还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务工增收。
  他,就是“80后”青年致富带头人李卓。
  暮春初夏,花香遍地。在位于洛南县柏峪寺镇茶房村的秦州惠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里,笔者初见李卓。此时,他正在和十几名务工人员一起整理羊肚菌残留菌袋,为栽植香菇做前期准备。
  1987年出生的李卓,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打工。2016年,他父亲患了重病,家里被识别为贫困户,本就打算创业的李卓毅然回到了家乡。
  2016年7月,李卓无意间了解到种植羊肚菌的相关信息。通过分析食用菌市场结构和政策导向,他感觉发展羊肚菌产业大有前途。
  “种植羊肚菌前期投入比较大,对技术要求高。村委会和商洛市驻茶房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帮我申请无息贷款,支持我发展羊肚菌产业。”李卓说,有了政策支持,当年就建起两座大棚开始试种羊肚菌。
  由于羊肚菌属于低温、高湿性菌类,掌握一定湿度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条件。李卓一边自学,一边积极向专业技术人员请教,逐渐掌握了菌种分离、接种、灭菌、种植等技术。从采集制作菌种开始,平场地、建大棚、量温度、查湿度、防病害、看长势,李卓有时能在菇棚待一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7年到2019年,历经两年,李卓试种的第一批羊肚菌终于出菇,当年收入3.4万元。从此,他发展羊肚菌的劲头更足了。
  “2018年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这一年,我家脱了贫,我不仅结了婚还入了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李卓高兴地说。
  随着羊肚菌种植规模的逐渐扩大,2019年6月,李卓投资200万元注册成立秦州惠达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贫困户+合作社+社员+村级集体经济”的模式流转土地35亩,建大棚16座,大力发展羊肚菌种植,年收益48万元。合作社现有社员42个,吸纳贫困户38户,年底实现人均分红600余元。
  “下一步,我计划将土地流转扩大到55亩,实行羊肚菌和香菇轮作。同时继续拓宽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产品销售畅通。”李卓对未来的产业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划。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